中策集團公司收購南山還沒獲得金管會核准,就立刻把三成股權賣給中信金,引發「說一套、做一套」質疑;中策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柯清輝(見圖,陳怡慈攝)昨說,未來三年雖會賣出南山逾五成股權給中信金,但賣的錢會增資中信金,「錢完全沒離開台灣」,會和中信金一起長期經營南山。

中策和中信金已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要以相互增加持股方式,共同經營南山;根據雙方計畫,明年第二季以前,中信金將持有南山三○%股權、中策持有中信金九‧九五%,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為,未來三年內,中信金持股南山將增加到五○%以上,同一時間,中策持有中信金的股權,也將增加到十七%到二十%之間。

柯清輝說,中策為籌措併購南山銀彈,先前發行七十八億港元的可轉債,四十五名股東中,並沒有肖建華,絕對沒有中資。

另在發行條件方面,為吸引認購,只要台灣核准中策與博智投資南山,這四十五名股東,可在核准後,「立刻」把債券轉換成股票出售,並無閉鎖期限制。

中策與中信金競標南山打得火熱,怎會「化敵為友」?柯清輝說,十月十三日南山花落誰家之前,兩家公司都對南山情有獨鍾,誰作老大、誰作老二很難喬,根本不可能談合作,這是現實問題。

然而,中策標下南山後,發現台灣社會對「中資」及「私募基金」的疑慮不減。柯清輝昨坦言,「社會大眾對我們有疑慮,(南山)業務員也反應說,中策跟博智在台灣的知名度不高」,大約在十月底,引入本地投資者共同經營南山的念頭轉強。

柯清輝說,中策是在十一月六日敲定要跟中信金合作,因為中信金的銀行保險業務績效很好,兩家公司策略聯盟後,南山的業務員可以賣中信銀的財富管理商品,互補性相當高。

柯清輝說,中信金已同意,未來兩年內,不會更換南山的經營團隊,中信金雖有南山總經理的指派權,但除非現任南山總經理陳潤霖自己要申請退休,否則將繼續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