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上周閃電宣布購入台中商辦,由於過程不符常理,懷疑有人利用股權轉移的「決策空窗期」,假借投資之名,從中牟取暴利,意圖掏空南山資產,對此,金管會表達嚴正關切之意。
金管會檢查局長鍾慧貞表示,按照程序,保險公司各項投資,必須向主管機關報告,若保險局察覺有不妥,會行文給檢查局,並視情節輕重,進行專案金檢。
南山人壽在上周三宣布,斥資廿六‧五二億元,購入位於台中市中港路二段的「財富經貿大樓」。但是根據瞭解,此件子案係談超過一年的舊案了,主因是南山考量實際需求,只想買部分樓層,但業主興富發卻希望整棟出售,雙方僵持不下。
但在本月中時,出現變化。南山不只推翻先前買部分樓層的想法,要一次買整棟外,還甘願溢價兩億元,務求盡快成交。中部建商透露,這與南山過去「極度保守」的投資作風迥異,建築界議論紛紛。
建商私下表示,雙方原先只是在購買範圍上無交集,突轉變為溢價買整棟,很不合理,懷疑有掮客牽線,而南山溢價的兩億元,就是掮客佣金。
不過,究竟誰有能耐讓投資案轉彎?建商認為,恐怕只有南山高層,或可主導董事會方向者。只不過,他們也很好奇,南山能夠作主的高層,現在究竟是美國佬,還是已經買下南山的港資博智。
壽險同業高層聽聞此案,認為南山已陷入「決策空窗期」,有心人想透過類似投資牟利,簡直輕而易舉,他更直言「南山這樣很危險!」
不願具名的壽險業高層分析,AIG擺明不要南山,價格也談好了,這段期間只是「看管」,若決策損及售後權益,又何妨?反倒要擔心,南山一‧五兆資產是否成肥羊,有被蠶食鯨吞的可能。
對此,南山人壽發言人潘玲嬌表示,董事會決策過程「一如往昔」,如投資不動產等重大議案,還是由AIG代表主導。但為尊重新買家,現階段做任何決策的同時,也會知會博智。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