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議會目前都在審查明年度預算,不少議員抨擊政府把民眾當提款機,猛開交通罰單拚業績。議員的指謫一半有道理一半沒道理,畢竟民眾違法在先被罰天經地義,問題其實出在政府取締的心態,讓民眾看了討厭。

前一陣子警政署大動作派員警到各地提款機站崗,提醒民眾不要上詐騙集團的當,顯然警方也認同預防勝於治療,與其事後投入再多資源打擊犯罪,不如從根本防止犯罪發生,但諷刺的是,警方取締交通違規,經常反其道而行,不是設局誘捕讓駕駛人投入羅網,就是趁亂開單告發,令人不禁懷疑政府開紅單的目的,究竟是為了整頓交通,還是為賺外快彌補國庫不足。

台灣人苦日子已經過好多年了,很多人終日為生活拚搏,只求一頓溫飽,突如其來的一張紅單,很可能變最後一張骨牌,讓日子過不下去,被逼走上絕路。公務人員有國家做靠山,薪水、年終獎金、教育補助樣樣不缺,有時很難想像基層民眾的心酸,更無法理解罰單滿天飛,會積累多少民怨。

我們不是鼓勵民眾違規,而是想提醒官員要苦民所苦,不要忘記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做任何事都要先想到民眾的痛苦,不要因為一張罰單毀了人家家庭。至少取締交通違規,就應開大門走大路,不要以盜獵者的心態,鬼鬼祟祟的躲在暗處誘捕開單,起碼做個像樣的執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