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完成簽署的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並沒對市場准入問題做出規定,中共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天表示,大陸將充分考慮台灣方面的合理訴求、關切,及台灣經濟的特點和市場承受能力,會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並稱第四次江陳會將是協商ECFA契機。

由於大陸銀行規模龐大,進入台灣後,很可能對台灣金融市場造成擠壓效果,對此疑慮,楊毅昨天發表前述講話。但他強調,在雙方金融合作的過程中,原則應該是平等、互利、相互開放,在此基礎上,大陸才能考慮到台灣的市場承受能力。

陸銀規模龐大 對台市場造成擠壓

關於MOU的市場准入問題,預料將在下一階段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談判中解決。楊毅表示,十二月中下旬即將在台灣舉行的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江陳會談」),將是啟動ECFA協商的契機,至於是否能在第五次「江陳會談」中簽署ECFA,楊毅表示要視兩岸協商進展而定。

在兩岸兩會正式就ECFA進行協商之前,兩岸獲得授權的研究團體已經分別發表研究報告,在雙方進一步討論後,近期將發表共同研究結果,但對於發表的時間,楊毅也並沒有透露,只說會「適時公布」。

第四次江陳會 協商ECFA契機

此外,對於兩岸簽署MOU是由雙方政府部門出面,是否代表著兩岸兩會已經脫掉「白手套」的問題,楊毅也表示否認。他強調,MOU的簽署,仍是在兩會的框架下進行,兩會四月間即簽署協議,同意由兩岸金融監督管理機構進行MOU的討論,最終MOU的簽署,只是「落實」了兩岸兩會的協議。

朱建陵/北京報導

針對中共解放軍少將羅援日前關於「永久維持現狀」是一種「和平分裂」,馬英九主張的「不統、不獨、不武」,也是一種「和平分裂」的公開講話,中共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天表示,這是「個人觀點」,而國台辦例來不對這種「個人觀點」發表評論。

此外,對於關於政治談判的各種傳言,楊毅也一一反駁。他重申,大陸主張在繼續進行兩岸經濟、文化交流,逐步解決兩岸存在的政治、軍事安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