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飛彈之父」錢學森對於大陸人才缺乏、與高等教育辦學方式的憂慮,大陸教育部低調展開一項「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代號「珠峰計畫」,以培養「創新型領軍人才」日後成為大師。十一名校訂於明年,先入選五百名學生重點栽培。
○五年病榻上的錢學森向大陸總理溫家寶建言,中國還未完全發展的原因之一,是沒有大學能按培養科技、發明人才的模式辦學,缺乏原創性,老「冒」不出傑出人才,遑論「大師」的產生。
為解決這樣的問題,「珠峰計畫」獲大陸教育部專項撥款,在十一所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悄然展開,一○年首批招收五百人,試驗計畫總規模約二千人。培育方向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腦等基礎學科開始。
原則上,數學、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系院錄取的考生,學業表現優良者,可獲選「珠峰計畫」重點培育。目前十一校已將此納入明年度招生活動,積極吸引優秀新生。西安交通大學計畫高薪聘請傑出科學家親身教學;開南大學採取動態選拔,以一流學習環境專班培育;北大預計是在學生培養過程,發現人才重點培養。
對於大學階段的精英教育,有專家坦言,從入學新生選拔,重點培養大師、拿諾貝爾獎,忽略了研究人員的發展,其實大學階段還不太容易判斷出來,可能這些重點培養的學生,畢業後不從事研究而是進入商界,而一些大學階段不起眼的學生,後來研究的成績卻能突出。愛因斯坦在大學時期,給教授的印象就不是很好。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