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公司25日發布與大陸國家發改委、大陸農業科學院聯合展開的「從糧倉到旱地?──大陸華北、東北地區抗旱措施的經濟影響評估」報告。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將導致大陸乾旱問題惡化,大陸官方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受到威脅的「糧倉」。

報告指出,近年旱災對大陸農業的損害已經超過洪澇和颱風等自然災害。2004年至2007年間,乾旱導致的受災耕地面積平均每年達2100萬公頃,每年大陸有1/6的農業人口因旱災平均減少1/5的收入。

新華網報導,東北和華北是大陸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產量占全大陸的1/4。據估算,在「中等」氣候變化下,2030年大陸東北地區的旱災損失會增加50%,導致東北和華北兩地的損失將從140億元(人民幣,下同)擴大至180億元。若在「嚴重」氣候變化下,兩地的農業損失最高可達370億元。

此外,2010至2030年,大陸東北和華北地區用於各項抗旱措施的投資預計為1000億元,全大陸則需要支出5000億元。如果全面實施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蓄水以及種子工程等抗旱措施,2030年因旱災造成的農業損失可減少50%,相當於90億元的農業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