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大幅報導大陸國土資源部正醞釀土地改革新政,並推動農地入市,對此國土部相關負責人發出聲明表示,所謂「國土部醞釀新版土地調控」是媒體誤讀,目前政府也沒有農地入市調控房價的措施。

大陸國土部表示,日前浙江省所發布的相關土地政策改革,剛送呈部門不久,國土資源部主管業務司局還在審議之中。負責人指出,「農村集體用地」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內涵相差甚遠。「農村集體用地」除包括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外,還包括農村集體所有的農用地和未利用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正在積極推進試點,但都限於城鎮建設用地範圍外的非公益用地,主要是發展鄉鎮企業,不能做商品房建設。 而此次農地入市傳言之所以炒得沸沸揚揚,實乃因為大陸近年來經濟成長快速,許多土地開發商「囤地待漲」讓房地產價格無限飆升;地方政府近年也樂於將面積較大的地塊出讓,以迅速回收土地資金。

但相關政策在市場中產生負面的影響,許多「地王」紛紛被炒作出爐,一般民眾無法擁有房產,所以民眾一直期待政府能夠介入調控。

而目前,大陸國土部所採用的策略是以《限制用地項目目錄》,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為基礎做土地調控策略。前者對大中城市和小城市(鎮)的土地出讓面積,分別作了具體限定。也就是對商品住宅用地的出讓面積設定明確上限:大城市20公頃,中等城市14公頃,小城市(鎮)7公頃,業界稱之為「限大令」。

不少人士認為,這對抑制地價過快上漲、減少開發商「囤地」等具有現實作用,但成效如何取決於政策是否落實。市場對「限大令」的實施效果充滿期待。

專家認為,國土資源部此次「限大令」,在業界人士看來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此令對於大的房地產公司而言是壞消息,但對於中小企業則相反。因為,限制土地出讓面積,就是控制了地價,這樣可以使更多開發商,尤其是民企參與土地競拍,提高市場的競爭性。

專家認為,這次國土部將「合理」細化為具體數據,可看出有關部門落實政策的努力,也讓市場對「限大令」的實施效果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