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開放陸資來台投資之後,雖然陸續已有多家大陸企業進駐台灣,但外界仍有成效不如預期的看法。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指出,大陸方面會繼續鼓勵陸企赴台,但也希望台灣進一步放寬投資限制。對於兩岸簽署金融MOU係迴避兩岸白手套的疑慮,楊毅則加以否認。
國台辦昨天舉行例行記者會,楊毅面對兩岸洽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依舊口風緊閉,對於何時公布研究結果的問題,他僅簡短的回答說,「適時公布。」但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昨日表示,第4次「江陳會」絕不會簽ECFA早期收穫清單,等第5次會談才會確定早期收穫清單。
簽署MOU落實兩岸協定
在記者會中,有大陸媒體問到,「MOU未經兩會渠道,而由官方主管部門直接簽署,是卸下白手套接觸的一大進步。對此有何評論?」楊毅認為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是在兩岸兩會的框架下簽署的。因為,今年4月26日兩岸兩會在南京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定》,其中第1條第1款就明確規定,「雙方同意由兩岸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就兩岸銀行業、證券及期貨業、保險業分別建立監督管理合作機制,確保對互設機構實施有效監管。」
因此,楊毅認為兩岸簽署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就是落實此一協定的具體舉措,在兩會框架下簽署的。
陸資來台邁出可喜腳步
至於陸資來台投資的問題,楊毅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幾家大陸企業在台灣設立了公司,應該說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台灣方面是在今年6月才公布大陸企業赴台投資的管理辦法,現在也就幾個月的時間,今後大陸方面會繼續鼓勵大陸企業赴台投資,也願意和台灣方面協商解決陸資赴台投資過程中衍生的一些問題。
他強調,大陸也希望台灣放寬投資限制,為大陸企業赴台投資經營創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環境,為企業管理幹部常駐和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此外,最近大陸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任李成玉率經貿團來台的訪問、考察,楊毅指出,該團與多家台灣企業簽訂了約5000噸台灣水果和總值約3.2億元人民幣的茶葉、金針菇、咖啡豆等農產品及其加工品、食品採購協定。大陸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與台灣綠電再生股份有限公司還簽署了總投資額2.5億元人民幣的「廢舊家電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合作框架協定」。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