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一直有機會與大陸互動,當初還覺得台灣還算有些優勢,但時空轉變,如今還有多少機會呢?
2007年《世界經理人資料》曾經在大陸專業招聘網站針對中產階級族群做最想從事的行業調查,並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請專家預計出四年後的中國職場新趨勢。當時預估是以下十大行業:1.同步翻譯、2.3G工程師、3.網路媒體人才、4.物流師、5.系統集成工程師、6.環境工程師、7.精算師、8.報關員、9.中西醫師/醫藥銷售、10.註冊會計師。
回首才經過近3年時間,以上的行業人才,在中國已俱足且專業。想想,還真是恐怖,到底台灣人在大陸還能做什麼?什麼工作依然有利於台灣人。
在台灣做服務業的老闆最常講的一句話:「我們是做服務業生意的,必須讓我們的客戶覺得物超所值,所以我們要有求必應,以客為尊。」這段話道出了現在對於台灣人來說,最有利於到大陸發展的領域之一—服務業。
台灣企業在客戶服務方面相當專業,不管是流通業的7-11或是全家便利商店都在大陸受好評。關鍵就在於台灣人是懂得運用服務建立客戶忠誠度。
其次,高科技製造業—台灣新竹園區內所有專業技術與腦袋,依舊有利於台灣人。如:鴻海、威盛、台積電等…。
三、文化創意產業—台灣一直就是個思想言論開放,不拘限個人腦袋發展的國度,因此,造就一批創意無窮的新興人類;近期台灣政府也不斷在鼓勵文化注入新創意,成就文化新生命。例如:故宮一直是兩岸的世界文化寶庫。當故宮的文物透過創意的結合,讓珠寶藝術成為生活時尚,也發展出無限新商機。
四、流行音樂—儘管台灣唱片界一片蕭條,但在流行音樂界,台灣的音樂創作者、歌手依然是兩岸三地指標。因為音樂是沒有語言、文化思想隔閡的。
五、文化出版、廣告創意—台灣人在文字創作、美術編輯、市場流行時尚敏感度、創意發想及大型活動舉辦及造勢上依舊略勝一籌;關鍵在於台灣人創意發想及實踐圓夢執行力及經驗較充足。
以上這5大範疇的工作領域最有利於台灣人,但對岸人才學習力及好勝心都勝過台灣人,所以,得多警醒一點喔!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