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神州大地「漲」聲一片。漲得普通老百姓目瞪口呆,難道隨著冬天寒冷的到來,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資源價格就非得不約而同上漲嗎?

疑問一,油荒、氣荒、電荒等是否真有其事。作為普通老百姓,我至今弄不明白,壟斷著國家資源的某些國有企業,為何會連年虧損?媒體報導有關部門監管嚴格,國企老總都經過組織挑選,內部管理制度也非常嚴謹。如果為了小集團的利益,借油荒、氣荒、電荒等問題而與公眾「躲貓貓」,從而達到漲價的目的,那麼不為廣大國民服務的國有企業,至少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不配姓「國」的。

疑問二,國家有關部門對這些「牛氣」的國企是否監管到位。在普通老百姓看來,每次這些民生資源相關企業一提出漲價,儘管一時輿論譁然,但就算經過九曲十八彎,可最終十有八九都能達到目的。為什監管部門每次都被動出面,而不是提前未雨綢繆,指導這些企業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盡量避免出現集中上漲、非政策漲價等現象。

疑問三,那些壟斷行業員工的收入是否真的有那麼高。國企雖然也是企業,但在要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注重社會效益,不能因為憑藉壟斷地位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應該合理分配用國家資源換來的企業財富,更不能為了部分小團體的利益而損害廣大老百姓的利益。

油價漲了、水價漲了、房價漲了、電價漲了……那麼老百姓的收入該由誰來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