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對日圓匯率昨(26)日跌破87日圓,創近14年來新低,外資法人指出,只要美元持續弱勢、日圓升值趨勢不變,就會迫使日本廠商加速擴大委外代工、代購零組件的速度,包括液晶電視、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遊戲機等組裝,以及被動元件、IC基板、LED等零組件都將受惠。

外資圈都認同,鴻海拿下新力液晶電視代工訂單,其實就是日系大廠為降低生產成本必須進行的動作,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指出,不管新力最後是以ODM或EMS釋出液晶電視代工訂單,ODM比重將會從目前的15%至20%逐步攀升。

玫瑰石顧問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指出,日圓兌美元匯率創新高的趨勢並不讓人感到訝異,因為在美國也加入「幾乎零利率」的競爭後,「借日圓轉投資其他貨幣」的利差交易(carry trade)天堂地位已讓給美元,導致美元對日圓一路貶值至今。

美系外資券商主管指出,以日本經濟面臨的內憂外患,包括公債已達GDP的2倍等情況來看,實在找不出日圓匯率能迭創新高的理由,只能說弱勢美元使然,但由於公債避險成本已達1年前的2倍,市場也存在日圓崩盤的疑慮。

不過,美系外資券商主管點出一項趨勢,全球貨幣兌美元匯率幾乎都呈現升值態勢,但拜台灣央行「阻升」意圖明顯所賜,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幾乎沒什麼動,成為全球弱勢貨幣之一。

今年迄今,日圓、韓元與台幣對美元匯率分別上揚4.2%、9.2%與1.9%,顯示台幣升幅低於日圓與韓元,換算成交叉匯率,台幣對日圓貶值2.6%、對韓元貶值7.3%,具相對出口競爭優勢。

港商匯豐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王萬里指出,日圓升值,日商為降低生產成本,從上游的被動元件、IC基板、LED等關鍵零組件採購,到下游的液晶電視、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遊戲機等組裝業務,日本廠商都將擴大委外採購與代工比重,台灣廠商無疑是最大受惠者,這樣的趨勢會一直下去。

王萬里表示,除了外界大多知道的液晶電視等消費性產品將擴大委外代工外,「就地採購(local sourcing)」的重要性正與日遽增,因為日本廠商零組件採購要由美國或日本轉到台灣,必須「品質到位」與「報價便宜」兩項關鍵因素的配合,現在這個時機點剛好兩項都吻合,遂給予台灣被動元件、類比IC、連接器等零組件廠商擴大市佔率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