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蕭姓助理教授遭指控,常趁女研究生獨自在實驗室時,對其上下其手,並多次口頭性暗示,其實大學校園中「人師變狼師」的傳聞屢見不鮮,起因於指導教授與學生朝夕相處,但此類爭議不光只是表面上的性騷擾,有時更可能使學術圈派系鬥爭浮上檯面。
在大學研究所,指導教授與學生間的互動密切,部分老師無法謹守男女分際,不小心落人口實,就可能被有心人士操作,以性騷擾或性侵為名,行鬥爭之實。
疑女學生受控制 設計性騷擾案
去年四月,某國立大學一位教授以「不服從就不能畢業」為由恐嚇女研究生,在研究室內對女同學摸胸、強吻,被控強制猥褻罪,校方緊急給予停職處分。
但檢方調查發現,這位教授身材瘦小,且患僵直性脊椎炎,不良於行,其身體狀況根本無法猥褻得逞,今年四月,法院宣判教授無罪,使得這起案件被指為校園「陰謀論」,讓潛藏於大學校園內的派系鬥爭檯面化。
九十五年初該校「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此案時,就盛傳受害女學生是受校內高層控制,設計性騷擾案件,旨在達成鬥爭目的,主要理由在於,性平會調查報告有許多偏頗可議之處。
大好前途受挫 教授抑鬱而終
受害人被害情節是心輔組長個人「臆測而來」,而性平會以被害女學生提供的錄音光碟為證據,裁定李姓教授性騷擾成立,將李解職。
但經過比對,發現校方提供的錄音譯文有數十處錯誤,關鍵處不是誤譯、漏譯,就是無中生有對李姓教授不利之語句,性平會調查報告有被刻意曲解與誤導之嫌。
案發當時,許多媒體接獲消息,指稱該事件是校內派系鬥爭的縮影,應有高層在背後密謀運作。李姓教授指出,如此嚴重的調查錯誤和行政疏失,才是校方最大的「醜聞」,應該有人負責並處理。
對此性騷擾羅生門,多數學生認為教授個人私德與學術成就不應相提並論,該教授爆發性騷擾事件後,學生多為老師發聲,直言老師「認真教學、待學生親切和善」,選擇站在老師這一邊。
最讓人遺憾的,是這位原本學術前途一片大好的教授最後抑鬱而終。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