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新聞」爭議持續延燒,北市府昨日宣布,即日起禁止蘋果日報陳列在學校和市立圖書館,直到動新聞改善為止。台師大大眾傳播所教授胡幼偉聽了哈哈笑說:「沒必要吧!」他認為,蘋果日報並非所有新聞都有爭議,市府的作法「太過頭了」,對新聞自由造成傷害。

胡幼偉表示,蘋果日報是合法出版品,基於保障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應讓其自由出版、陳列,供民眾閱讀。他表示,若政府認為蘋果日報部分內容有疑慮,可針對個案裁罰,「不必完全封殺」;恐有害兒少身心發展部分,可由教育局發函學校,「建議」各校不要訂閱蘋果日報。

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指出,新聞的本質在於提供公共事務相關的「資訊」,但動新聞處理社會案件部分提供的是「戲劇」(犯罪過程的細節)。但弔詭的是,動新聞又都是真實事件,公民團體才會認為動新聞不是新聞,而是一種「類戲劇」。劉昌德說,以日前四歲女童遭表姨虐待致死的案件為例,新聞應該告訴民眾的是,為什麼女童會被打巴掌?社會該如何阻止兒虐發生?反觀動新聞關注女童被打巴掌過程的細節,被打多少下?怎麼打的?「破壞原本新聞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