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提出將在中國大陸設置據點的規畫。但是,文建會這樣一個官方單位在對岸設點,所牽涉到的問題包括法源依據、兩岸的交涉協議,以及政治層次的象徵與細部行政上的處理,相當複雜,並不是文建會一個單位可以操作的。

目前兩岸無互設代表處相關法源,觀光局為了設置北京辦事處,還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外,增設一個要點作為法源。觀光局高層指出,現今文建會若想到大陸設辦事處,只有透過委外方式,例如外貿協會,官方單位應該不太可能。

而國內大型表團對於盛治仁一上任即提出文建會要在大陸設點的政策,多持「肯定美意,但還要觀察」態度,中小型的劇場工作者們則多表失望,認為「沒有切中要害,搔不到癢處。」

李國修嚴厲提問:「文建會扮演的位置與位階在哪?主委對國內表團的了解程度又有多少?往中國活動的表團比例又占了多少?」

劇場導演黎煥雄則很務實地說:「先穩固表團在台灣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吧!先讓我們在這裡安身立命,才能厚植台灣的軟實力,如果在這都活不好,怎麼去中國?」

台北愛樂合唱團藝術總監杜黑表示,大陸的經紀公司、表演藝術環境仍未成熟,過去許多團體赴大陸演出,都曾發生演出費沒拿到、被坑錢,藝文團體在對岸闖蕩的確需要政府協助。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也指出,有人能協助表團在中國發展當然是好事,「但必須找到真正對大陸市場環境熟悉的優秀人才去負責,才能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