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灣教育部採認41所大陸大學學歷引發社會討論,其實大陸早已承認台灣學歷,而全世界唯台灣未正式承認大陸學歷,作為國際社會一分子,再加上基於平等互惠的原則,這一步遲早都要邁出,何況這對雙方學術交流也有正面作用。
再者,景氣是多種因素影響,承認大陸學歷與造成台灣就業市場衝擊並無必然聯繫。這些赴大陸求學的台生將來是否回台就業是未知數,即便回台,他們對大陸具有一定瞭解,對欲赴大陸投資的台商來說有正面影響。承認大陸學歷能適時「刺激」台灣的學生,使其產生「危機感」,良性競爭下對雙方學生都好。
大陸的「出國」熱潮,多數是在大陸考不上理想大學的學生,其中家境優越的都選擇出國拿文憑,若台灣私大開招陸生,對這些「留學垃圾」來說是一個「福音」,但是質量卻無法保證,一旦政策實施不當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兩岸開放交換生已數年,其正面迴響顯示出這一政策的成功。許多來台交換生都認為,台灣人熱情有禮、環境舒適、言論自由、政治民主。交換生在台停留半年或一年,帶來無形的內心疑惑和有形的鈔票消費,帶走的卻是比香港感受還強烈的「洗腦」教育。
擔心台生在大陸學習會影響他們對台忠誠度,完全是杞人憂天。台灣最能與大陸相比的優勢,是「民主、自由和人權」,這是大陸人民夢寐以求的願望。陸生來台停留的時間比交換生更長,恐怕大陸還更為擔憂吧。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