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今年房地產市場最火紅的就是「地王」現象,地王讓中國大陸的地價呈現飆升走勢。為了遏止不停飆高的地價,中國政府決定祭出「限地令」,各城市的住宅用地規模明確上限,最大地塊不能超過20萬平方米。房地產業者解讀這將是政府官方打擊地王頻出以及房地產業者囤地的作法。

房價居高不下,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天價地王,已經引起中國各界的強烈關注和民眾的不滿。因此中國國土資源部最近發出通知,對商品住宅用地的出讓面積首度訂出明確的上限,其中大城市上限為20萬平方米,中型城市為14萬平方米,小城鎮則是7萬平方米。

國土部相關人士表示,之所以對單塊商品房用地的出讓面積作出限制,最主要是想鼓勵房地產企業在拿地環節上能夠形成公平競爭。同一地理位置的地塊,出讓面積越大,對拿地企業的資金要求也就越高,如果不規定地塊出讓的面積上限,一些中小開發商可能就沒有拿地的機會。

上海易居地產研究院的房地產研究專家楊紅旭認為,國土資源部這次的「限地令」,對於大型的房地產企業而言,是一個壞消息,但對於中小型房地產來說則是好消息。

對中小型房地產開發商來說,限地令將讓他們重新獲得參與土地市場競爭的機會,大型房產開發商獨占地產行業的趨勢可能因此受到遏止。

不過,部分房地產業者認為限地令政策有很多模糊的地方,對於大中小城市的界定並不明確。另外,限地令直接限制的是商品住宅用地規模,對於假藉旅遊地產、土地整理、城市配套建設項目等名義用地的規定又不太明確。所以目前還無法確認限地令能發揮多大的遏止市場的力量。

地產界人士認為,限地令對出讓總面積進行限定,未來一段時間內,總價地王可能會在土地市場中減少或是消失。但這種遏制地王的方式並不會對土地出讓單價產生太大影響,也不會對單價地王的刷新速度產生任何的約制作用。

北京一位房地產業者指出,政府與其限制出讓土地面積大小,還不如真正落實嚴厲打擊房地產業者囤地惡習,房地產業者多年來只要市場好就蓋房賣高價,市場不好就囤地不動,這才是地王們最該受到限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