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保運動除了街頭遊行與公害抗爭,愈來愈多律師投入環保訴訟,除了單打獨鬥,文魯彬一手創辦「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不斷號召法律人加入,成為台灣第一個以環境保護為訴求的法律團體。

紐約大學漢學系畢業後,文魯彬來到台灣學中文,他很早就愛上了台灣,也娶了台灣姑娘當老婆,三十歲選擇定居這片土地,近年來投入環保工作則成了人生轉捩點。他擔心參與環保運動,得罪業者或政府單位,自己若還拿著美國護照,恐怕會被以「居留目的與申請不符」驅逐出境,因此放棄美國籍,成為徹底的台灣人。

處理國際商事案件多年,文魯彬出入高樓大廈,坐享優渥生活,曾經是年薪千萬的大律師,然而,律師事務所汲汲營營於賺錢,讓他愈來愈厭煩,也懷疑失落了律師原本信奉捍衛正義、為公眾服務的價值,甚至到最後不得不和合夥人拆夥,此時,身體竟然出現不適,醫師宣判罹患肺癌,只剩六個月生命,他關閉手機前往花蓮養病,靠著生機飲食和自然排毒療法,奇蹟似地腫瘤消失了。

人生一度盪到谷底,他反而找到自我,意外重獲的人生,讓他更捨得付出,他決定用剩餘生命回饋這片土地。

二○○三年拜訪環保團體後,參考國外經驗,自己掏腰包成立蠻野心足協會,聘僱蔡雅瀅等律師協助環保法律訴訟、遊說與政策研究,每月還從自己開設的博仲法律事務所提撥三%營業額支持協會運作。

除了文魯彬的組織行動,擁有「環保律師界教父」之稱的元貞事務所律師詹順貴,長期扮演「獨行俠」角色,這幾年來才逐漸找到律師伙伴加入。他投入環保運動長達十餘年,原本是因為參加童子軍,後來喜歡登山和賞鳥,卻逐漸發現台灣山林之美悄悄遭到無情破壞,背後最大問題就是環境不當開發。他開始鑽研環境法規,挺身投入環保訴訟,包括新店安坑垃圾掩埋場開發案、澎湖吉貝島BOT案與台東杉原海岸開發案等幾乎無役不與。

詹順貴擔任環評委員期間,成天處理環保事務,收入少了三分之一,過去也常因為參與環保案件,得罪了廠商,失去賺錢機會。他笑說,環保署開會一下午頂多只有兩千元車馬費,他在事務所一小時就可收入好幾千元,而環保訴訟不僅常常拿不到訴訟費,自己還要貼錢捐款,「我出道十七、八年,大概是同一輩最不會賺錢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