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國際旅遊島規畫的最早提出者、中國(海南)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海南要抓住「國際旅遊島」這個機會,要把這篇文章做大不能做小;要做好不能做砸,做砸的情況就是一批人炒一陣子房地產。

遲福林表示,1987年底,中央決定海南建省辦特區,隔年海南省正式誕生。海南在建省之初,想搞大陸最大的工業特區,但這種可能性並不存在。上世紀90年代末後,在大陸加入WTO的背景下,海南試圖探索以產業開放拉動產業升級的道路,在這背景下提出了「國際旅遊島」的構想。

他說,「下一步還要研究推動的重大課題是把海南建成大陸第一個環境保護特區、變成南中國海綜合開發的戰略基地、能否把海南成為大陸城鄉一體化的試點,打破18個市縣的行政體制,使得旅遊資源得到極大程度的優化。這都是我們目前正在做的工作。」

遲福林還透露,海南建省過程中與台灣有關的祕辛。海南後來沒有成為最大的特區,是由於很多條件的變化,其中就有台灣問題。他說,海南建省辦特區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推進兩島之間的經貿合作,以使海南在兩岸和平統一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海南建省以後,兩岸關係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在和台灣農業合作的重點不在海南,而在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