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平民小吃中,少不了八撒、酥油茶、糌粑、青稞酒等;獨特的酸蘿蔔炒牛肉,遠近馳名,深受各民族喜愛。

藏族以自然產物和生活經驗,融合其他民族的特色料理,創造出獨樹一格的藏式美食,挑動世界各國遊客的味蕾。

八撒糕點 酸甜可口

藏民族家庭擅長製作麵食,種類繁多,最常見的有「八撒」、「吉祥結」、「龍眼包子」、「敘魯敘魯」……等油炸點心,形狀各異、香甜可口,大多用於喜慶佳節,招待賓客。製作「八撒」,首先是將精製麵粉,製成蠶豆大小的麵球,上鍋蒸熟後,再放入酥油中煎炸;然後加入奶酪、紅糖,即成酸甜可口、綿軟回甜、油而不膩的「八撒」糕點。此外,還有青稞麵作成的藏式糕點,如「納真粑粑」等。

酥油茶 藏民的生活飲品

酥油茶是藏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製作方法簡單:先用磚茶倒入茶筒,加入酥油、鹽和香料,用攪捧上下反覆攪打,直到水乳交融,即可飲用。藏族的飲食中,酥油茶十分重要;藏族家庭一天至少要喝三次茶,有的甚至喝十幾次。酥油茶既能產生熱量禦寒,又能生津止渴。

沒有喝過酥油茶的人,第一次品嚐時,會覺得難以下嚥,不過喝過幾口之後,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如果我們泡一杯濃濃的紅茶,加上一點牛油(butter),再加上鹽,充分攪拌到牛油與茶完全混合,大約就是酥油茶的味道。酥油茶的味道,大致上是由酥油來決定,酥油打得好,酥油茶就非常香;如果酥油品質不好,那種獨特的羶味,確實很難入口。

酸蘿蔔炒牛肉 廣受喜愛

這道菜不僅在藏區,是廣受歡迎的平民食品,也是其他民族最喜愛、最能接受的藏式風味之一。

這道菜歷史悠久,松贊干布時期就已出現。酸蘿蔔的酸味很柔和,吃起來清脆爽口,相當開胃。主料是白蘿蔔,在醃製的時候,放入藏紅花、野菊花……等香料,所以帶著紅色。

酸蘿蔔要放在泥罐中,醃漬四到五天;用醃好的蘿蔔炒犛牛肉,犛牛肉吃起來比普通牛肉更加鮮嫩。酸蘿蔔炒牛肉吃法也很特別,因為藏餐的主食大多是麵食,這道菜是卷在薄薄的麵餅裡吃的。

香酥糌粑 營養豐富好食用

糌粑是藏區的主要食品之一。藏區一般都種植青稞,將青稞曬乾炒熟,磨成細粉,就是香噴噴的糌粑。

藏族食用糌粑,大都先在碗裡倒點酥油茶,再把糌粑加入碗中,用手攪勻。隨後,將它捏成一個個的小團,就可以食用。糌粑的營養成分豐富,而且攜帶方便,只要有茶水沖開、拌勻就可以吃,許多朝聖者,就是以糌粑作為乾糧。

青稞酒 藏族喜慶節日必備

用青稞釀成的青稞酒,色淡味酸甜,藏族男女老少都喜歡喝,更是喜慶節日必備飲料。酒精度一般在10至18度之間。將青稞洗淨煮熟,待濕度稍微降低,再加上酒麴,之後用陶罐或木桶裝好密封發酵。二、三天後,加入清水蓋上蓋子,再隔一、二天,便成青稞酒。藏民敬酒、喝酒時也有不少規矩。喜慶日子飲酒時,應該用銀製的酒壺、酒杯。主人向客人敬頭一杯酒時,客人應端起杯子,用右手無名指尖沾上一點青稞酒,對空彈灑,表示感謝天地。同樣的動作做完三下之後,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連續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給你添一次酒,添完第三次酒時,客人就要把這杯酒喝乾。

主人招待完飯菜後,要給客人逐一敬一大碗酒,飯後敬的這杯酒,叫作「飯後銀碗酒」;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拒絕,否則主人會再罰你兩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