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6日起展開長達一個月的大陸巡迴演出,雲門舞集走過蘇州、杭州等四大城市後,抵達北京,昨晚首度在有水煮蛋之稱的中國「國家大劇院」登台。

面對大陸媒體,雲門藝術總監林懷民總結了這趟巡迴之旅的感想:「我想大陸經濟起飛,文明上也在進步,我和雲門一起見證了這個現象。」

昨天晚上雲門在大劇院演出《行草》,中國政要雲集,包括宋慶齡基金會會長暨中共元老胡啟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等人都出席欣賞,演出後,也到後台向林懷民致意。

對於大陸的藝文展演生態,林懷民簡潔有力地說:「對所有台商所發生的事情,在文化藝術界也會同樣地重演。」從深圳、杭州、蘇州一路走來,林懷民看到了大陸最新興建的藝文廳堂,包括蘇州科技文化中心大劇院、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以及國家大劇院等。

科文,讓林懷民驚呆

在蘇州,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了一句:「科文,讓我驚呆了。」科文中心副董事長何雯在邀請雲門時,打定主意要讓林懷民看到蘇州文化市場的專業水準。昨天林懷民也表示,從深圳、上海、杭州一路走來,大陸以往在劇院常見的胡亂拍照等現象,已經不復得見。演出前,他上台呼籲大陸觀眾主動制止不守規矩的人,結果很理想,「所以整個氣場非常好。」

不論是國家大劇院或蘇州科文大劇院等,這些廳堂的硬體設備都符合國際一流水準。在這種情況下,大陸已經形成完整的表演藝術市場。林懷民說:「如果願意的話,一個表演團隊,在大陸可以從大年初一,一直演到年三十除夕。」如今,大陸也開始強化藝文領域的管理與人才培訓。未來,整個大陸的藝文生態如果發展起來,台灣藝文工作者,就好像台商一般,勢必要面對現實的衝擊與抉擇。「所以,不管是台商或藝術工作者,」林懷民說:「那都是一條不歸路。」

明年新舞碼《聽河》

昨天林懷民也透露,雲門舞集以及雲門二團,明年都會再到大陸演出。此外,明年他會有一齣新的舞碼叫《聽河》。林懷民表示,《聽河》的創作靈感起源於他所居住的台北縣八里河畔,他在當地居住二十多年,每天聽著潺潺水聲,逝者如斯,不捨晝夜,有天他忽然察覺這條河流應該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他的生命,產生了創作意念。

不過,林懷民對大陸媒體強調,他的創作並沒有所謂的劇本,而是他彷彿聽到了遙遠的呼喚,聞到了遠處傳來的芬芳,於是進入叢林去追尋,純粹是一種藝術冒險。因此《聽河》具有何種面貌,連他也必須等明年作品浮現輪廓之後,才會有答案。林懷民與雲門舞集今、明兩天,將繼續在中國國家大劇院歌劇院演出《行草》,隨後轉往西安,12月4日、5日,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廈,舉行大陸巡迴的最後兩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