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彭淮南「豪宅示警效應」發效,土銀、合庫、台銀等行庫,11月房貸新承作量明顯衰退,預估前2大房貸放款銀行土銀與合庫,11月放款量至少各減少20~30億元。據央行昨公布的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5大銀行,10月房貸新承作量為451.68億元,較9月427.30元億小幅增加了24.38億元。
五大行庫的房貸新承作量好不容易在10月增加了24.38億元,但彭淮南卻在10月底,找了台銀、土銀與合庫等國內3大房貸指標銀行的董事長協商,傳達他不希望台灣房市出現泡沫,提醒銀行在承作房貸時,不要貸款給房市投資客,不要壓低利率,且不能只看豪宅的擔保品價值來辦貸款,同時要嚴審貸款人條件。
彭淮南的「豪宅示警效應」,果然在11月份房貸承作量發酵,而土銀與合庫市場前2大房貸放款銀行所受波及最嚴重,據了解,截至11月20日止,土銀的新承作量只剩約82億元,較10月份128億元,少了46億元;而合庫亦指出,11月份的新承作較10月明顯減少。
由於土銀與合庫房貸的規模差不多,且2家的房貸專案利率也差不多,以目前的承作量來看,業者預估,光合庫與土銀等2家11月的新承作量,至少各衰退20-30億元。
至於台銀,10月份的新承作量為56.78億元,較9月的53.03億元小幅成長,但受豪宅效應波及,截至11月20日的承作量也只有42.33億元,預估全月將較10月減少。
而華銀則因公教人員低利房貸專案,11月的新承作量並未受到波及,截至20日止,承作量約60億元,跟10月份的承作量70億元,差距不大。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