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笑柏,旅德的中國藝術家,日前在台灣舉行展覽,其作品簡單,在鋪漆和貼麻布之前勾勒出簡單的圓或條、方簡單圖形,一種說不出的典雅與意涵。

1949年出生於中國湖北武漢市,1965年就讀武漢工藝美術學校,1984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就讀油畫系研修班,1987年到德國杜爾塞多夫藝術學院深造,師從克拉菲克、里希特及呂佩爾茨等藝術大師,曾獲1989德國藝術學院年度獎,到德國深造對他來說,是一個「擺脫」過程,深刻瞭解到繪畫語言本身才是藝術最重要的表現對象。

蘇笑柏曾說,「不再依賴對自然的描繪,不拘泥於自然世界,只專注營造畫面,而且,盡可能最大程度的追求畫面中出現的平整、簡潔、明瞭,追求顏色的純凈、細微多變和戲劇性」。正因如此,其作品表現相當簡單,但又和諧。

自2005年起,蘇笑柏定居上海,潛心創作,2007年、2008年分別在上海、北京舉行個展,今年也在台灣進行展出。

從蘇笑柏作品可發現,其使用大漆作色,他關心最多的往往是藝術在創作過程中作為工藝階段的技術問題,而不是大量的藝術術語。尤其強調繪畫的手段,認為繪畫作品終究是那畫面上薄薄的一層皮,所以特別講究色彩,注意新畫具和新材料的試驗使用和綜合運用。

大未來耿畫廊指出,蘇笑柏作品只是在鋪漆和貼麻布之前在底板勾勒出簡單的圓或者條、方這樣簡單的圖形,它們只是構圖的元素,並不承擔過重的宇宙或結構主義的意義。

蘇笑柏用中國福建的大漆創造了一批令人眼花繚亂的作品,並自稱為「油彩畫」,而也有人說是「漆膠畫」,但無論怎麼叫,真正令收藏家喜愛的是其極新的、極簡的,又極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