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高峰會即將登場,許多國家均有提出減碳量目標,但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法仍躺在立院,至今一讀尚未通過,讓政府、企業想動卻「動不了」。扮演台灣經濟政策火車頭的經濟部,數年前就大力推動節能減碳政策,但至今效果仍「差強人意」,經濟部官員指出,未來勢必要再加把勁,才能為全球暖化盡心力。

從八十九年至今,經濟部陸續推出許多節能減碳政策,如能源局在十年前祭出補助太陽能系統裝置與熱水器措施。不過,當時因再生能源躉售費率過低,對民眾、企業毫無誘因,迄今國內太陽系統裝置量僅有七.九萬瓩,與明年目標卅一萬瓩仍「差很大」,遑論是二○一五的三百廿萬瓩目標。但能源局官員指出,現已在積極討論躉售費率,盼年底前即可確定,應會大幅提升民眾安裝誘因。

在碳排放量減少上,九十三年時經濟部即與鋼鐵、石化、水泥、造紙、人纖及棉布印染等六大產業,簽署自願減量協議,至去年底累計五百卅四萬公噸碳排放量,暫時超越預期目標四百零三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