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英國佘契爾夫人的勝選標幟著新自由主義時代的到來;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象徵共產主義的崩解。然而,自由主義並沒有理直氣壯地走下去。1999年,西雅圖WTO會場外的激烈抗爭,揭開了反全球化運動的序幕;2009年的現在,金融海嘯的陰影使得大政府主義死灰復燃。30年過去了,我們對自由主義看法依舊喧囂。
索爾孟是不折不扣的自由主義推祟者,依照《經濟不說謊》一書的論述,一個國家要怎樣解決貧窮問題?光濟貧是沒有用的,發展經濟才是正途。經濟要如何才能順利發展?合理的經濟制度、穩定的貨幣、自由貿易等,都是缺一不可的要件。西歐、日本為何陷入長期衰退?勞動市場缺乏彈性、創新能力不足是關鍵。索爾孟認為,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力資本是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但歐洲高等教育體系缺乏競爭,相反的,美國則吸引了全球的菁英學生與傑出教師的投效,大大提高了美國的創新能力。再者,全球化的經濟體系加速了「創造性破壞」的速度,但是人們害怕改變現狀的「懷舊」情緒,往往讓經濟成長的速度延緩。
索爾孟顯然對於法國近年來許多改革受到重重阻礙感慨頗深,他秉持著歐陸政治經濟學的書寫傳統,以和緩的筆調娓娓道來力抗全球化潮流的不智。多年來,我們習慣於美國作家「佈道」意味過濃的觀點,法文譯作在國內較少見,換個清淡一點的口味也不錯。附帶一提,作者在書中對於台灣人移民性格主宰經濟體制的描述,還真是一針見血啊!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