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二日來趟文化之旅,宜蘭、花蓮縣是好去處,值得一看的明星文化景點,包括位於宜蘭的「南門林園」,它是宜蘭市區內唯一保留完整的日治時期古老林園。位於花蓮縣的「松園別館」為日據時代的軍事建築物,每年十一月舉辦的「太平洋詩歌節」為國內外重量級詩人與文學家的聚會場合。

*宜蘭、花蓮縣兩日文化之旅參考路線:

第一天:南門林園(園區包含縣定歷史建築舊農校校長宿舍、宜蘭設治紀念館及舊主祕公館)↓勝洋水草場↓宜蘭縣白米社區↓花蓮縣七星柴魚博物館。

第二天:松園別館→吉安慶修院↓牛犁社區↓校長夢工廠↓馬太鞍部落。

台灣效法日本所推行的社區總體營造概念,深耕數年後成效顯著,許多小社區已出現屬於當地的獨有特色。「白米木屐村」(宜蘭縣蘇澳鎮永春路一七四號)舊名白米甕,日治時期日本規劃利用白米地區自然的條件,發展了礦石工業並設置水泥廠。此外,當地因盛產製作木屐的樹材「江某樹」因而發展出木屐產業。隨著商業社會的發展木屐產業逐漸凋零,在沒落二、三十年後 ,白米地區以群體的力量重新找尋舊時風華。

牛犁社區(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中興街三十七號)在二○○二年立案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這裡早年以開採豐田玉加工遠近馳名,現今以日本拼布藝術及石頭拼畫為主,並開發出軟陶手工藝品、木頭巧拼、檳榔玩偶等多樣的社區文化產業。

台灣自然景觀豐富、生態多元,勝洋水草場(宜蘭縣員山鄉尚德村八甲路十五之一號)經過十年的努力,目前為全國最大的專業水草植栽場,搭配由建築師所設計的「宜蘭厝」建築,將生態與空間連成一氣。七星柴魚博物館(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四鄰七星街一四八號),館內展示花蓮的漁業史、柴魚製程以及舊時烘焙柴魚的器具及文物。

馬太鞍濕地(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大全街六十號)位於馬錫山山腳下,是一處天然的溼地景觀。清澈無比的芙登溪蜿蜒於溼地,天然的湧泉更帶來溼地特殊的自然景觀,溼地內四處可見不同的綠色植物、水生藻類、微小昆蟲。

鄉鎮無論人口規模大小,均有屬於當地的一段故事。花蓮吉安鄉在日據時代是大批日本人移民的主要據點,一九一七年殖民政府為了安定遠渡重洋思念故鄉的日人,決定在此籌建屬於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即現今的「慶修院」(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三四五之一號),修院為東部地區保持最完整的日據時期神社古蹟。

花蓮鳳林鎮素有「校長之鄉」的美名,因為許多鳳林人士投身於台灣的教育界,擔任校長共計八十六位之多,稱得上是全台灣生產校長密度最高的小鎮,「校長夢工廠」(花蓮縣鳳林鎮民生街十號)原為「鳳林支廳長官舍」,經修繕後,已成為學子良好的閱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