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當下點入文化旅遊資訊入口網,可見文建會特別規畫的「九二一大地震走過十年之旅」。其實,因應不同的時節與事件,網站不時會推出特別規畫,讓民眾有機會以不同角度看台灣。像是因應近來的單車熱,文建會也精心打造了「小摺暢快遊烈嶼」、「淡水河岸單車之旅」兩套新行程。

烈嶼(小金門)是騎乘自行車的良好場域,也是唯一可以享受在坦克車轍道上馳騁快感的路線。車道兩旁樹蔭參天,沿小金門海邊環島一周,一路可欣賞平靜無波的海面。

烈嶼車轍道寬約六公尺,全長一八‧五公里,舖面為兩道水泥中間夾以碎石,以小金門環島海景與戰役工事為特色,也是國共對戰時用來運補物資的戰備道路。戰地單車道沿線經過許多知名景點,包括八二三戰役打響名號的將軍堡、鐵漢堡、勇士堡、貓公石、湖井頭戰史館、李將軍廟等,另外也可順道造訪位在烈嶼的兩處縣定古蹟,東林宋代東井與吳秀才厝。

「將軍堡」監控大小金門間的「金烈水道」,八二三砲戰期間當時的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曾冒著槍林彈雨之險,在王昇、柯遠芬兩將軍護送下,自水頭搭乘小艇,強行登上小金門的灘頭,並在這座堡壘中與當時第九師師長郝柏村少將,在砲聲隆隆的緊張情況下密商軍情,奠定勝利的關鍵。為紀念此一戰役事蹟,將軍堡設有四人策劃戰略的雕塑。

「烈嶼吳秀才厝」為清末秀才吳文長的故居,門口埕有院牆環護,建築呈接近正方形的平面,格局與裝飾強調主從分明,左右均衡配置,房邸的石砌以泉州白石台基精雕櫃檯腳,燕尾脊堵上與水車堵上均塑繪人物、動物,山水造景維妙維肖,為精美華麗工構嚴謹的大厝。

淡水河沿岸設置有完善的自行車道,全長約有十二公里,這是一條兼具河岸風光、地質景觀、生態賞鳥以及人文古蹟的絕佳步道,路程中可行經紅樹林生態展示館、斜陽古道、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以及淡水氣候觀測所等。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 淡水開港通商,迅速成為北台灣第一大港,洋行、倉庫多林立於淡水五虎崗之第五崗山下鼻仔頭的地方。百年後,大多數的洋行、倉庫都已不復蹤跡,但穀牌倉庫(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因產權的糾葛被留下來。遺址範圍包含有四座磚造倉庫,三座油槽,一座洋樓及殘跡,昔日載運貨物、油料的火車月台。在淡水河岸景觀保衛的行動下,進而被提報成歷史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