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斯克州州長亞歷山大向俄國《富比世》雜誌指出,在金融危機前,西伯利亞地區依賴能源貿易發展區域經濟,但金融危機爆發後,已凸顯出俄羅斯能源經濟的脆弱面。
亞歷山大認為,俄羅斯政府應該提出具體的西伯利亞發展方案,讓該區更適合居住,加強經濟多元化,降低對有色金屬貿易的過度依賴。善用豐富的石油、煤礦和森林資源,引進技術進行原料加工。他認為,煤礦和石油是西伯利亞區的戰略資源,其重要性更勝有色金屬。
然而,西伯利亞要發展,有很多現實問題要解決。相較於歐俄地區的發達,俄國西伯利亞區網路和交通網相對不便,許多俄國商人不願在西伯利亞區設辦公室,因為無法直飛歐洲其他大城。
為了鼓勵商人投資西伯利亞以增加地方稅收,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發展交通運輸。利用資源開發帶動其他地方產業。
亞歷山大同時坦率指出,地方經濟的官商勾結,已經嚴重影響整個區域體系運作,政治體系亟需改革,然而,由於長期以來商人與地方官員早已形成強大利益集團,由上到下的改革成效不彰,應該動員社會的力量來消除官商勾結現象。要解決俄國官僚問題,必須先解決兩個關鍵。第一,司法系統的正常化,必須不受地方政府干擾。第二,形成一個讓民眾可以表達意見的社會,這樣官員在做決策之前才會謹慎思考。
經濟危機對克拉斯諾亞斯克州的最大影響是有色金屬價格暴跌,從每噸四萬美元跌至每噸九千美元,嚴重影響政府財政收入。儘管金融危機重創俄羅斯,似乎也是個轉機,讓俄國官員重新思考,俄國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