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親民黨逐漸萎縮,但在競爭激烈的縣市長選戰中仍扮演關鍵少數。

國民黨、親民黨同屬泛藍兄弟黨,但雙方還是有不少矛盾存在,平常看不太出來,可是一到選舉,衝突就浮上檯面,最明顯的例子就在宜蘭、花蓮。

花蓮縣長候選人傅崐萁前天造勢晚會大打宋楚瑜牌,強調他當選後會發揮宋省長勤政精神建設花蓮,吸引上萬支持者參加,明顯是要與杜麗華的馬英九牌作區隔。如果老宋最後關頭到花蓮幫傅站台,公開與國民黨唱反調,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傅陣營對此刻意保持低調,似乎在蓄積更大能量,把在原住民、外省、客家族群擁有極大魅力的宋楚瑜效應發揮到極致。

新竹縣是藍軍另一個鬧內訌的戰區,親民黨新竹縣指標人物、前省民政廳長陳進興公開為議長張碧琴站台助選,與國民黨提名的邱鏡淳打對台,是另一個國、親不同調的地方。

國民黨在外島的馬祖報准楊綏生、劉增應參選,表面上看國民黨沒輸,其實骨子裡還是國、親較勁。連江縣衛生局長劉增應背後有親民黨籍縣長陳雪生大力支持,而楊綏生則獲正藍立委曹爾忠樁腳力挺,馬祖縣長選戰除了是地方宗親、派系之爭,更是藍、橘對抗的最後戰場。

花蓮、馬祖、新竹縣基本上都算國民黨茶壺裡的風波,勝負無關藍、綠政治版圖的移動,頂多是挑戰馬英九的領導威信,宜蘭卻不一樣,是貨真價實的綠藍對抗,雖然親民黨選戰倒戈還不至於,但態度消極卻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