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周錫瑋縣長對推廣台北縣的觀光發展一向不遺餘力,對於越來越多外國觀光客造訪台灣,旺報特地專訪縣長,以期將台北縣的文化藝術推向世界舞台。

一:面對與日俱增的大陸觀光客,台北縣如何吸引他們到此一遊?

周:台北縣座山面海,擁抱最豐富的海景奇觀及山色美景,堪稱台灣第一觀光大縣,如野柳海蝕地形、九份黃金山城、淡水海邊夕照、烏來櫻花溫泉、碧潭浪漫吊橋、三峽百年老街、鶯歌陶藝世界……等,多不勝數。

我上任後花了許多力氣整理台北縣環境,我認為要吸引觀光或是城市要發展的關鍵就是環境整潔美麗,讓民眾到台北縣時能感到心曠神怡,台北縣目前已經連續兩年被環保署評鑑為台灣最乾淨的城市,而淡水河的整治也有目共睹,有人跟我說,謝謝縣長讓淡水河終於不臭了,上海也在參觀了淡水河後希望與縣府合作,以淡水河經驗整治蘇州河。

乾淨、綠化 打造藝術氛圍

同時我們也已加快綠化腳步,種了幾乎上百萬棵樹,讓台北縣成為花園城市,把「乾淨」和「綠化」工作做好之後,接著就是文化藝術的推廣。目前在淡水老街打造藝術街道,釋出公共建築讓藝術家進駐,像是雲門舞集、朱宗慶打擊樂團、朱銘美術館等等藝術家都落腳北縣,北縣將會成為對文化藝術最友善的縣市,一旦所有的藝術家到這裡深耕,那麼北縣文化創意的實力將無可限量。

台北縣要走向世界,整體服務業的國際化以及縣民語言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預計後年一月開始,全縣八千班的學生都要推動雙語教學。例如英語魔法營活動營造外國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然地處在雙語環境之中,預期民國100年英、美籍的外籍教師會超過100位,未來還會針對觀光飯店的服務員和計程車司機等開出雙語班讓他們進修,將台北縣完全地邁向國際化。

二:您推動觀光建設的主要理念為何?軟硬體措施有哪些?

周:綠色觀光是未來的趨勢,我觀光藍圖的規畫裡都以民眾身體健康為出發點,並且期待深度旅遊能在台北縣開展,希望大家減少花在交通往返的時間上,能夠騎自行車走走。

幾項主要建設計畫,都是扣著我的施政主軸進行,像是:

(1)健康旅遊:硬體建設如自行車道建置、陽光運動公園等。

(2)低碳旅遊:坪林、雙溪等地區,將來會陸續推出電動車、自行車等代步工具。

(3)環保生態:人工溼地建置與再造綠色廊道(登山步道)、萬坪都會公園等。

入鄉隨俗 感受北縣民情

目前縣府也和許多縣內農家談好,民眾到當地能住在當地農家,吃當季的食物,讓大陸觀光客更了解台灣風俗民情及兩岸不同的文化,台北縣目前所做的努力,就是希望觀光團能夠停留在台北,進行深度旅遊。

三:縣長認為最值得推薦給大陸遊客一遊的景觀和路線為何?

周:我一直覺得大陸觀光客來台灣進行的旅遊很辛苦,陸客來台不需要一直跑,只要選定一個地點待,好好地觀賞美景並感受台灣文化才是重點。(文轉A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