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與史上規模最大的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於27日簽訂了42項經濟合作項目,據了解,合約總價值約為10億歐元。

由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率領的貿促團,是中法關係修復後,中國派往法國的最大一個經貿代表團,因而引起國際新聞界的廣泛關注,簽約儀式和論壇也吸引了許多西方主流媒體前來採訪。

中法長期以來在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相關議題上互有齟齬。2008年底,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與達賴喇嘛會面,中國因此推遲中歐峰會,中法關係陷入谷底;直到今年4月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與沙柯吉在倫敦參加G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晤,兩國之間高層外交接觸才逐漸恢復。

據中新社報導,27日簽署的合作項目涉及核電、農業、金融、電信和能源等多個領域。

在法國巴黎發行的歐洲最大華文日報《歐洲時報》27日發表評論指出,中國貿易促進團來訪「不僅將加強雙邊經貿合作關係,也是推動中法兩國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的一次重要舉動。」

該報指出,雖然去年爆發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引發經濟衰退,使得中法兩國貿易額一度減少,但大致上仍穩定發展。法國是中國在歐盟的第四大貿易夥伴,中國已成為法國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法兩國自1964年建交以來,經貿關係發展迅速,雙邊貿易額由建交前的年均3000萬美元不斷遞增,至2008年兩國的貿易總額達到了創紀錄的389億美元。

陳德銘24日亦在法媒撰文重申反對保護主義。他強調,各國應堅定立場,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反對任何形式保護主義,並不得在2010年前頻繁使用貿易救濟措施。

陳德銘說,中國堅持開放合作的立場,努力擴大進口,先後向30多個國家派出了10餘個投資貿易促進團組,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以實際行動,為經濟復甦做出貢獻。

他並且警告,新的全球經濟失衡論正在助長貿易保護主義,一旦各國試圖將「限制它國出口」作為應對危機之道,將對世界經濟復甦造成不可忽視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