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產業合併再添一樁。台泥集團所屬香港上市公司台泥國際,昨(30)晚宣佈與香港掛牌公司昌興國際控股簽訂諒解備忘錄(MOU),台泥國際將以40億港幣(約台幣167億元)買下昌興旗下年產1,600萬公噸水泥產能,收購完成後,台泥將躍居中國第三大水泥集團,在華南地區超越大陸的海螺集團,成為華南水泥一哥。
兩年前,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曾發下「2012年做中國華南市場水泥霸主,年產能超過5,200萬噸」豪語,昨日台泥國際的收購案,已使該集團的年產能由目前的2,700萬噸增加到4,300萬噸,和辜成允設定的目標相去無幾。
辜成允表示,這次收購昌興的水泥產能只是「深耕」第一步,未來如遇到好的個案,將持續透過收購達到既定目標。
至於資金來源,台泥指出,除自有資金外,不排除透過台泥國際發行新股或台泥增資台泥國際方式來募資。
香港上市公司台泥國際、昌興控股,昨晚間分別於香港聯交所發出重大宣佈,台泥與昌興持股54.28%的PMHL公司簽屬備忘錄,台泥以40億港元,收購PMHL擁有位於中國大陸水泥及熟料資產,此收購案為近年來台灣水泥業在中國最大的收購案。
台泥完成收購後,其在中國水泥集團排名,也由原來第四位躋身為前三名,僅落後海螺集團及南方水泥(見左表),但在華南地區則超越海螺。
台泥主管表示,昌興控股在廣東有年產能800萬公噸;另外在雲南、廣州等地還有100多萬公噸,此外,昌興尚有三條、年產能200萬噸的生產窯正在興建,預計明年底即可投產,透過這次收購昌興旗下水泥資產,明年台泥在中國水泥產能可達到4,300萬噸以上。
為擴充中國市場產能,台泥近年陸續投資超過400億台幣,在廣東英德、廣西貴港、江蘇句容擴充至少9條以上生產線,並計畫在廣東東莞、韶關建廠,不過今年9月,中國政府宣告新一波宏觀調控,為節制水泥產能,禁止尚未動工的水泥廠開工,導致台泥擴產計畫轉變為收購產能。
辜成允強調,去年受金融風暴衝擊,該集團以保有充足現金為主,今年經濟逐漸回溫,未來將規劃在湖南、江西與廣西有新的案子,也不排除持續在華南地區併購,尋找的標的須有一加一大於或等於二的效果。(相關新聞見A4)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