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陳水扁在「歷史關鍵的九天」一文中表示,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選後來看他,就表示根據他們的情報,他將以三萬票的差距連任成功;扁還痛罵前外交部長簡又新,居然為了外交部的安全,不願意主動處理美國祝賀他當選的賀電,「非常阿Q,也非常不負責任!」非換掉簡又新不可。

陳水扁回憶,他贏得大選後的第二天下午,包道格就來看他,這其實是在選前就約好的。他特別把傷口給包道格看;扁當時告訴包道格,二十萬的選務人員,不是公務員,就是老師,這些人藍綠都有,甚至藍營可能比綠營要來得多,不要說二十個,只要有兩個人站出來指證歷歷,說政府「做票」,他還有臉繼續做總統嗎?

扁當下告訴美方,願接受全面驗票,只要能用最快速度確定雙方得票數,不論行政驗票或司法驗票,他都不排斥。

外界疑惑為什麼美國沒有在第一時間拍發賀電給台灣,扁表示,後來才知道,美國一直以為台灣的法律和美國的法律是一樣的,如果選舉有紛爭,沒有法院的判決,是不可能決勝負的。為此,他們向美方解釋,只要中選會正式公告當選,就是當選,如果有爭議,要採取司法途徑,在司法確定之前,當選的總統一切作為仍是有效的,這是台灣與美國制度不同的地方。美方瞭解後,包道格就告訴扁,只要三月二十六日中選會一公告,美國的當選賀電就會過來。

扁說,美國的賀電對於整個政局的穩定、尤其是府前抗爭的落幕有很大的意義,但是當時外交部希望不要做新聞處理,認為美方發賀電後,媒體自然就會報導,不必再發新聞稿,他們擔心抗爭的群眾就在外交部旁邊,萬一處理了美國白宮賀電的消息,群眾會衝進外交部,基於外交部安全,建議不主動處理。

這種說法讓阿扁光火,他表示這說法非常不負責任。最需要的時候,部長沒辦法站出來,最關鍵時刻,無法正確評估到美國政府賀電重要性,還找各種的理由做為遁詞,這是完全不能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