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市公所資源回收場引進全自動化設備,清潔隊員過去埋首在垃圾堆分類,個個腰痠背痛,現在只要站在輸送帶旁,減輕不少負擔,去年變賣資源回收所得高達五四四六萬元,比大前年成長近五成,垃圾變黃金,創造環保新經濟。

中和市公所是北縣廿九鄉鎮市中首座擁有全自動化設備的資源回收場,兩條輸送帶可分別處理玻璃、塑膠,再以人工依玻璃顏色、塑膠材質不同,揀選分裝。透明的汽水玻璃罐,每公斤回收價兩元,茶色的保利達一元,青色啤酒罐一.○三元。塑膠類,寶特瓶每公斤十七.六元,硬材質塑膠容器、塑膠盒只有五.七元,小小分裝動作,價格差很大。

保麗龍也以機器熱溶處理,不占空間,熱溶後每公斤回收價格高達十元,遠勝未處理前的四.一四元,清潔隊人員說,回收分工越精細,變賣資源回收所得越可觀。

中和清潔隊去年變賣資源回收所得高達五四四六萬元,占北縣廿九鄉鎮回收總所得兩億兩千萬的四分之一。

今年一至十月,變賣所得四五○五萬元,估計可超過去年。市長邱垂益指出,不少鄉鎮市公所前來觀摩,金山已計畫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