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每年撲殺大約兩千四百隻流浪狗,市議會定期會議員李文正提案以結紮代替撲殺,通過一讀,可望順利完成法定程序。對於流浪狗政策大轉彎,明年起撲殺量將劇減四分之三,動物防疫所正針對收容及安置問題,研擬相關配套措施因應。
對此,積極號召全國民眾連署支持推動減少流浪狗活動聯盟發起人陳正育表示,高度肯地台南市議會的先進作法,也感謝諸多保育人士的努力。但他希望還能進一步推動取締、重罰私人寵物買賣行為,及為私人利益大量繁殖寵物的非法繁殖場,因為這些不肖商家正是產生流浪狗最大的源頭。
收容安置 研擬配套措施
李文正議員提案,要求將動物防疫所明年撲殺流浪狗經費二百廿萬元,移撥五分之四成為結紮經費,亦即以結紮替代撲殺,此一提案獲議員們及動物保護團體的大力支持。
台南市動物防疫所所長李朝全說,市議會一讀通過的這項提案,本周即將進行二、三讀程序,預料應該會順利通過。屆時,從明年起,台南市撲殺流浪狗的數量將大幅降低為六百隻,僅是原有撲殺量的四分之一。
李朝全認為,一旦流浪狗撲殺量劇減,未來野放、收容及安置都將成為問題;如果民眾再隨意棄養狗兒,將使流浪狗問題更雪上加霜。
目前,動物防疫所正在研擬配套措施,方向之一是將結紮後的流浪狗,移送台南市或外縣市的私人收容所,不要讓流浪狗結紮後還四處亂竄。
多管齊下 才能根絕問題
不過,保育團體代表陳正育則表示,根據多年的經驗,如果要讓流浪狗徹底減少,一定要政策多管齊下,因為狗狗的繁殖力實在太強,不但一年可繁殖兩次,最高還能生出八隻,如此驚人的生殖力,光靠斷斷續續單一的撲殺或絕育結紮政策絕對不夠。
陳正育強調,政府應該從流浪狗產生的源頭管制,像實施寵物買賣一定要強制登記買主身分,一旦棄養才能罰到主人;同時,學習歐美等先進國家成立動物警察隊,管制私人繁殖場、重罰棄養寵物的民眾及非法夜市或私人買賣行為,否則不久街頭又將到處都是流浪狗。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