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胡志明市西貢河南岸的「新順加工出口區」,是真正的台灣之光,這個模仿高雄加工出口區而建成的加工區,直到現在都是越南最驕傲的示範區。
上市公司錩新科技在越南有一個名聲很響亮的關係企業--中央貿開,也因此,錩新在台灣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越南概念股。2003年,從台灣中壢起家的錩新,在越南站穩腳步後,決定北上,一圓已故老董事長丁善理的中國夢。
台灣越南王的前進中國之舉,也反映了大陸將成為世界新市場,想成為世界NO1的企業都不能缺席。新順加工區已吸引越過8億美元的外資,每年貿易額超過16億美元,雇用4萬9千名越南勞工,加上間接受惠者,人數超過10萬人。
因此,不管是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還是前日本首相小淵惠三等外國政要到越南參觀改革開放成果時,越方一定都會帶外賓到新順加工區參訪。
而一手打造這個也是越南之光的人,就是錩新董事長丁廣欽之父丁善理,錩新的前任董事長。
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前,為支援南進政策,當時在黨營企業任職的丁善理到各地考察,為台灣產業找新的生產基地,其中包括中國大陸,最後卻因為政策的限制,而決定落腳在越南。前進越南之舉,讓錩新解決了企業轉型的第一步。
目前在勞斯萊斯、賓士、BMW轎車內的小型音響裡,在JBL、先鋒等大型落地音響裡,都有一個用來安裝磁鐵的金屬底座叫導磁座,通電後可以振動鼓紙發聲;而錩新就是專替這些知名音響代工的全球最大導磁座廠。
董事長丁廣欽形容錩新做的打鐵業,過去是做自行車的一體成形的鍛造件,如腳踏板,現在則是做音響的鍛造件。所不同的是,每一個導磁座的誤差最多不能差過五根頭髮的寬度。
錩新所使用的技術是鍛造技術中的冷鍛,也就是在常溫下用模具擠壓成形,這樣才能符合精確度的要求,但技術難度遠勝於熱鍛。例如日本鍛造協會成員有200多家,但能做冷鍛只有10多家;在台灣,也只有另外兩家擁有和錩新相當的冷鍛技術。
由於技術的門檻高,過去20多年來,錩新幾乎沒有業務人員,丁廣欽說,都是客戶捧著現金找上門來訂貨。工廠裡也都是一做二、三十年的打鐵老師傅。
但隨著中國廠商的競爭者崛起,錩新不但要強化內控,同時也開始要走出去找客戶了。
2003年選定上海嘉定設新廠,是配合日商先鋒擴展中國大陸業務的需要,但當時先鋒並不保證全數收購錩新的產品,而錩新仍決定設廠,其實是另有盤算。
丁廣欽指出,新廠不但選在嘉定,而且還選在上海汽車城的旁邊,當時的考慮就是看準了大陸的汽車市場。
丁廣欽解釋,當時華南的廣東一帶是全球音響代工的集中地,錩新沒有去,就是打定主意要利用大陸市場,轉攻汽車零組件。
不過,在正式轉攻汽車零件前,崛起中的大陸市場已經讓錩新吃到甜頭。現在先鋒在中國大陸需要的導磁座,幾乎都是由錩新供應,這使得上海廠的產量迅速占到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