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大陸國家文物局進行文物普查,已發現超過2萬項文物因保護不力而消失。此外,自1860年,圓明園文物除了部分在「火燒圓明園」劫難中被焚燬,其餘大多流失海外。為此,圓明園海外尋寶小組已於11月29日低調赴美,尋訪流失文物並收集資料。

此次美國行,由圓明園管理處、清華大學、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節目,組成8人小組。將走訪包括華盛頓國會圖書館、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以及部分私人收藏機構,尋訪工作預計持續半個月左右。

海外尋訪之旅非追討

圓明園中的大量珍寶,以英、法、美3國收藏的數量最多、器物最精。圓明園海外尋找流失文物活動將分為美國行、歐洲行、亞洲行三部分。按照計畫,美國是第一站,明年將陸續前往歐洲和亞洲(主要是日本)。

此前,美國杜克大學已將7張西洋樓老照片的數位版拷貝給圓明園。針對此次尋訪是否會成為文物追討,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陳名傑在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強調,海外尋訪不是追討,而是為了搜集一些文物資料,摸清家底。

日前,對於此次大陸大規模海外尋寶之旅,收藏圓明園文物最多的大英博物館表示擔憂,擔心大陸趁機追討國寶。因為根據1970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簽署的國際共同保護文物與合法管制文物進出口協定,私藏贓物者,必須將文物歸還原主。

推動博物館免費參觀

另外,除了海外尋訪,大陸官方也正積極普查其國內尚存文物。大陸國家文物局長單霽翔日前接受《北京晨報》採訪時指出,10月底,文物調查完成率為88.02%;累計已投入經費10.43億元人民幣;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7.62萬處,其中新發現55.03萬處,複查22.6萬處。

單霽翔透露,此次調查中,發現有2萬3600餘處在上次文物普查時登記的文物莫名消失。他說,大陸國家文物局對消失的文物絕不會置之不理。此外,單霽翔說,完成普查之後,大陸國家文物局將推動博物館免費開放參觀。

「2008年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接待人數突破1.54億人次。較免費開放前平均成長6到7成,西部地區的博物館觀眾人數成長幅度最高。」單霽翔說,今年,大陸中央財政撥出專項經費20億元人民幣,鼓勵改善陳列和舉辦臨時展覽、提升服務能力等。同時,考慮重點扶持8家博物館,而這8家博物館正在遴選中,屆時將成為中國博物館領域的代表。

汶川災區文物修繕順利

至於汶川地震災區的修繕工作,單霽翔表示進展順利。他說,此次修繕,不僅是修繕古建築本身,還考慮到當地的地質特點,對古建築所處的山體都採取了加固措施。按照目前的進展,位於都江堰上,供奉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父子的二王廟,可望在明年5月重新對外開放。

法國公然拍賣圓明園獸首以及佛頭被盜等案,引發大陸各界對於文物盜挖違法販賣等問題的重視。

對此,單霽翔表示,目前平均每年破獲文物犯罪案件達2000餘起,大陸國家文物局也已經成立專門部門展開文物執法,並與公安部等多個部門建立了部級聯席會議,加強打擊文物犯罪。僅2009年,就在海南、湖南、遼寧、北京、陝西等地成功破獲數起集團重大盜墓案件,追回一批涉案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