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投資不動產金額(即不含自用),到今年10月底已達3,759億元,較去年12月底淨增加544億元,加上11月的加碼金額,應已突破600億元,創下壽險業單年加碼不動產新高紀錄,這也是金融海嘯後,壽險業者認為最不會跌價的投資標的。

整體上來看,雖然不動產加碼金額近600億元,是壽險業史上單年投資新高,但今年增加最多的還是國外投資,前10月已增加5,258億元之多,占所有新增資金的一半,較去年底增加20%以上,但若依增加幅度來看,則是台股因為股市從4000多點回升到7000多點,加計市價回升,投資金額較去年底增加1,249億元,增加幅度達34%以上,幅度最高,且壽險業已趁10月回檔,酌量加碼台股,會在年底前進行短線進出,調整部位及獲利。

國內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金額最高者,即是國泰人壽,約有1,300億元,到今年9月底估算的不動產增值金額已達1,078億元,是所有壽險公司中最高者;今年國壽加碼不動產金額約91億元,不算最積極。

至於新光人壽今年雖然出售信義計畫區A11、台中英才路的土地,帳上投資金額約減少50億元,但新壽今年5月開始大幅獵地,加碼金額已達224億元,算是今年投資不動產動作最快的公司,而新壽今年初曾公布去年底不動產的增值金額,若扣除A11,大約還有300多億元,今年新增的部分則仍未估算,新光金也還未決定今年底是否再次重新鑑價。

台壽部分今年則是賣掉了天母星辰大樓、台中五權西路及內湖大眾電腦大樓等,但也持續參加標地,日前才以4億多元標下台中市府的土地,也是積極補充不動產,台壽部分則未曾公告EV,也未公布過不動產增值的金額。

中壽則是在4年前因為35號公報進行過不動產鑑價,並認列相關損失,之後也曾再作過不動產鑑價,但近3年左右則未再公布過不動產增值部分,且中壽帳上有些不動產持有成本為零,未來若出售就可一次認列所有出售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