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台灣文學史論的文學家葉石濤,晚年感嘆筆耕換得一生波折的「作家天譴說」,並未嚇退後進,反而成為凝聚不同世代作家與音樂工作者的動力;十二月六日將齊聚在高雄市中央公園文學館對面的湖中島,一起追憶這位文壇耆老。
寫有一百卅萬字小說的葉老,晚年健康日益衰退時仍潛居左營故居,在質樸斑駁的書房裡寫作不輟,直至倒臥病榻才停筆。去年十二月十一日,從他自嘲的「作家天譴」中解脫,離開他熱愛的土地。
文壇忘不了這位因筆耕而換來牢獄之災的本土文學大家,文化局經過一年籌畫,六日下午五時,市長陳菊將與葉老遺孀葉陳月得、文壇人士共同為高雄文學館旁設立的葉石濤紀念雕像將揭幕,並展開一系列追思紀念活動。
追思紀念活動充滿著老幹新枝傳承意味,兩年一度的打狗文學獎將在葉老銅像前頒獎。老將新秀爭輝的場景,應和著葉老生前一派鼓勵新人創作的風格,也彷彿告訴葉老不用擔憂作家天譴,新一代文學家將以實際行動、孜孜不倦的精神繼續創作。
國內首見在湖中島舉行的文謅謅音樂演唱會,透過豬頭皮朱約信、鬥鬧熱走唱隊及林生祥等人虔誠的歌聲,傳唱先人的文學音樂。
胡德夫等人也將共同演出葉石濤小說中象徵著土地之母的原住民女性潘銀花,透過巴奈‧庫穗深沉又沙啞的低吟與呼喚,重新省思我們對土地及歷史的感恩與憂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