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總統選舉結果由反對陣營「國家黨」的羅沃當選。對此,美國政府說:「宏國人民選擇了必要且重要的前進一步。」但巴西總統魯拉說:「如不反對這次選舉,則拉美地區企圖政變者將得到鼓舞。」阿根廷外長塔亞納貝說:「這種選舉不會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從這種針鋒相對的發言,就可看出選舉結果似乎並未平息宏國政變引起的危機。目前不承認宏國選舉合法性的拉美國家有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厄瓜多、巴拉圭、尼加拉瓜、瓜地馬拉,而承認其合法性的只有巴拿馬、哥斯大黎加、秘魯等國。
質疑合法性的理由是:這次選舉不是由合法政府賽拉亞所主持的。而賽拉亞集團也提出選舉不公的證據說,最高選舉法庭先公布當天的投票率達到八○%,但隨後又更正為六一.三%,最高選舉法庭公布的五名候選人得票數加起來不過一百五十萬票,與四百三十萬選民總數相差太多,以此計算,投票率在三○%至三五%之間。
在美國眼中,國家黨候選人羅沃當選當然不如執政的自由黨候選人桑托斯當選,但這也可以接受,只要把賽拉亞拉下來就行。賽拉亞自二○○六年掌政以來,一改宏國過去親美路線而效法委內瑞拉,可能變成第二個查維茲,這將成美國的心腹之患。而美國又不能親手推翻他,背後支持政變搞翻了他,卻又引起拉美國家的共同抵制,如今不管誰當選了總統,總算是名正言順地搞走了賽拉亞。
到此,美國就不在乎拉美國家的抵制了,把「民主選舉」當成號召,能拉九個支持國家就拉九個過來,反正賽拉亞是驅逐定了。賽拉亞自己也知大勢已去,已決定去尼加拉瓜尋求庇護。
其實拉美國家不是支持賽拉亞,而是「不能容忍軍事政變」,他們認定政變是美國對付拉美國家的工具,所以絕不妥協,但宏都拉斯政爭事已至此,怎樣與美國繼續周旋下去呢?看情形,抵制力道會漸減弱,美國在拉美畢竟還是有它的勢力存在。從這次宏國事件可以看出美國在本地區還是有玩花樣的能耐,不容小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