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十五次締約國大會,本月七日起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歐洲氣候變化基金會(ECF)專家表示,此次會議攸關地球生態發展,二○一○年將是全球未來命運的關鍵年。

總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ECF能源策略中心執行長布魯克斯(Tom Brookes)卅日在倫敦外籍記者協會針對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指出,相較於《京都議定書》從各國達成共識到立法執行前後長達八年,下周的哥本哈根會議,完成法律約束的迫切性,遠比一九九七年京都會議高,哥本哈根會議的共識,必須在二○一○完成法律程序,「因為拯救地球已迫在眉睫。」

ECP重申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IPCC)的研究,警告地球溫度上升不得超過攝氏二度,因為這是人類可以適應的極限,二氧化碳濃度則不可超過四五○ppm。否則,全球將有高達卅億人口受到糧食、飲水和傳染病影響,地球物種將陸續滅絕。

歐洲氣候變化基金會更把這項警告,縮小成未來十年努力的標竿。

據ECF分析,若不採取行動,依目前的情況發展,地球的溫度未來將上升攝氏三度。哥本哈根會議能否就二○○七年印尼峇里島會議中,確定以減量、調適、技術和資金為框架,在二年協商到期後,針對全球性抗氣候變遷目標達成共識,制定行動進程,因而備受矚目。

布魯克斯表示,哥本哈根會議必須達成三件事。一、已開發國家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諾;二、已開發國家的財經承諾;三、建制化與法制化。

布魯克斯認為其中最困難的是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及低開發國家的財經承諾。三種不同開發程度的國家,如何在減排的責任和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基金」的資金上,達成協議,支援發展中國家從高碳經濟模式轉型為低碳經濟模式,將是會議最大的挑戰。十二月七日到十八日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是一場重大、艱鉅的綠色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