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公路從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金鄉鎮中間穿過,公路兩旁密密麻麻的蒜田隨處可見。在數千公尺遠的南店子街,則是金鄉縣最大的南店子大蒜交易市場,市場外人來車往,時有滿載大蒜的卡車呼嘯而過,車上的人行色匆匆,但掩飾不住興奮。

「我們這裏只要兩個人碰面,談話內容就離不開大蒜」,現年四十八歲的孫廣才說,他是金鄉縣當地的蒜農,該縣則是大陸最大的大蒜種植基地,在八十萬畝耕地中,常年種植大蒜的就有七十萬畝,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蒜都。

八角漲到八元 零售價直追豬肉

但自春節以來,這裏的大蒜產地價格,已經從最低的每公斤八角,漲到了每公斤八元(人民幣,下同),漲幅達九○○%,以漲幅論,今年大蒜漲幅遠超同期的房價二○.七七%和股市七一.六四%漲幅。

官方的資料披露,現在全大陸的大蒜都在漲價。在杭州,普通大蒜的零售價已經達到每公斤十二元,個別大型超市甚至達到十四元(約六十五元台幣),一路飆升的價格直逼每公斤十六元的豬肉,成了名副其實的貴族菜。與此相比,台灣市面販賣的大蒜每公斤約卅元起跳,只及大陸蒜價一半。

轉手賺百萬元 工人變身大富翁

最初漲價的跡象是在六月的新蒜收穫季。當時山東地區大蒜價格就達每公斤兩元多。山東省菏澤市大蒜經紀人常德元說,他擁有兩個容量一千噸的冷庫,用來儲存收購的大蒜。此後大蒜價格像坐上了火箭,竟然漲到了每公斤四元多,常德元決定不能再猶豫了。

今年六月中下旬開始,常德元陸續從菏澤周邊地區大量收購大蒜,直至兩個共兩千噸容量的冷庫全部收滿。最近這幾天,他剛從冷庫內以每公斤八元的價格賣出了四百噸大蒜。「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年一百萬已經賺到手了」,說起這事,常德元是滿臉得意。

在今年,山東還流傳著一個廣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年初,金鄉縣魚山鎮五名裝卸工人見到大蒜便宜,合資買入七百多噸大蒜,當時價格僅為每公斤兩角四分,今年八月以每公斤五元六角出貨,他們立刻變身百萬富翁。

游資湧入蒜市 有人已獲利出場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根據該會的調查,目前有五千萬元溫州游資進入北方市場買蒜賣蒜,山東省臨沂市大蒜經紀商李玉猛認為,「在蒜價三塊多的時候,溫州、山西、東北等地遊資,保守估計有三億,來炒作山東大蒜,將價格推高至四塊錢時全部獲利退出」。

但在山東菏澤市農業局副局長李懷存看來,最後受害的恐怕還是蒜農,回顧過往,從○四年開始,大蒜價格走升,至○六年三月份達到最高峰。大量人員投入炒蒜,隨之大蒜種植面積擴大,造成過去兩年走跌,看著蒜價再走高,「何時才能走出這種宿命輪迴」。李懷存無奈地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