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把頻道轉到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就會看到大陸強力播放「Made in China」的30秒宣傳廣告。為了扭轉全球對於大陸黑心商品的不良印象,大陸想用廣告宣傳來做行銷。但西方評論認為,光靠廣告無法扭轉其西方人對「中國製造」的負面形象,大陸必須在產品創新上做努力。

法國新聞社(AFP)評論指出,廣告中一名模特兒走在伸展台上,穿著法國設計師設計的服裝,衣服標籤寫著「Made in China」。這代表大陸渴望著和世界知名品牌合作,以提升自己品牌的價值和形象。

近幾年大陸產品在世界頻頻「出包」,包含玩具被檢驗出超標鉛含量,有化學反應的牙膏,以及驚動一時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這些負面的產品形象不斷的重創「中國製造」這塊招牌,讓世界工廠名稱的背後,有著難以抹滅的傷痕。

雖然大陸製的黑心產品層出不窮,但依然有前仆後繼的外國廠商將自己的產品給大陸製造。法新社引述某香港公司的發言人指出,商業利益聯繫的大陸與外國廠商的關係,為了維繫、加強這層關係,大陸才會首度在美國強打「中國製造」的形象廣告。

美國奧美公關公司總裁Scott Kronick認為,北京正積極的透過宣傳來改善自己產品的形象,但效果應該有限,因為西方人對「中國製造」的觀念已根深柢固。他指出,光靠廣告是改變不了大陸只是作為「世界工廠」在西方人心中的認知;這個認知就是大陸只是拚命生產廉價的商品來征服世界,卻無法保證品質。

Scott Kronick直言,如果大陸要扭轉這種負面的形象,就要設法將「中國製造」進步成「中國創造」(Created in China),往創新的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