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大步向前,已跨進機械領域。日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率領大陸產學界共百人,分批來台進行交流;昨日參與一場大型兩岸機械業交流會議。會中兩岸業者取得共識,認為要發揮優勢互補的作用,一起面對全球競爭,賺全世界的錢。預計今將公布具體合作項目。
「2009兩岸精密機械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昨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大陸代表團約百人與會,台灣方面也有包括東台精機、上銀科技、台中精機、友嘉實業等業者及工會代表與會。
台機械業產值達8000億元
王瑞祥致詞時開宗明義指出,當前兩岸經濟合作條件非常優越,透過交流可促進業界合作,打下良好基礎,就像是為兩岸業界搭建溝通的橋樑。
兩岸業界都期盼透過搭橋會議這平台讓彼此的優勢能互補,增強競爭力。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指出,台灣過去整個精密機械工業發展非常快速,過去5年產值增加1倍,現在將近有8000多億台幣的產值。工具機部分有1500億元,全球排名第5。
王瑞祥也強調,未來兩岸面對很多競爭,包括亞洲、全球,特別是韓國一直追趕,這次搭橋,兩岸精密機械有望互補合作。「兩岸當前經濟合作條件,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優越,透過業界的合作,才能一起賺全世界的錢!」
在這大前提下,王瑞祥認為,兩岸雙向投資是兩岸機械產業合作交流的必然要求,大陸將引導和鼓勵機械業來台灣投資,但希望台灣能及時評估引進陸資的政策,以更積極的心態,逐步放寬投資領域,為陸資在台灣投資經營提供更公平合理的環境。
兩岸今將簽意向書
台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徐秀滄也表示,今年7月機械業便在北京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簽署備忘錄,進行兩岸機械設備關稅調降為零的友好協商,但相關程序須按兩岸業務主管部門的管道協商後執行。
這次大陸來台的團體,包括機械工業聯合會、機床協會,機械科學總院、紡織機械工業協會及機械工業協會等,含括大陸企業、研究機構以及學界,具有與台灣精密機械業進行全面性交流的意味。
兩岸精密機械產業的搭橋計畫,最重要的就是今天將簽定兩岸合作意向書。機器公會總幹事王正青指出,透過簽定,希望兩岸精密機械產業能建立長期的合作平台。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