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統計局1日發布消息指出,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5.2%,雖與上月持平,但持續呈現擴張訊號。此外,為各界關注的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也將於近期公布,相關機構表示,年增率將可能由負轉正。

自今年一月以來,大陸PMI指數不斷上升,11月PMI指數更與上月指數持平。在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基本同上月持平;積壓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購進價格指數有所上升;新出口訂單指數、採購量指數、進口指數、從業人員指數有所下降。

11月份PMI指數與上月持平,相關分析指出這代表大陸經濟景氣達到一定水準後開始穩定;由於經濟日漸趨穩,預料未來大陸政府在投資力道上也將逐步降低,整體來看,這樣的變化是一項好消息。

料政府投資將逐步降低

根據國際通用規則,PMI為一項綜合指數,是透過對採購經理的月度調查所匯總得出的指數,PMI通常反映了該國經濟變化趨勢。若PMI指數在50%以上,則反映出經濟總體擴張;反之,PMI指數若低於50%則反映經濟衰退。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 Purchasing,CFLP)和中國國家統計局於2005年開始聯合推出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在每個月月初,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公布PMI指數訊息。

投資避免過快以防通膨

此外,即將公布的CPI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在數月呈現負成長後,將可望於由負轉正,降幅也是第三個月持續縮小。大陸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11月份CPI增幅轉正的關鍵原因之一,是由於近來大陸北方及部分南方省市雪災受損,導致食品價格上漲明顯。

整體來看,11月份的PMI與CPI指數均呈樂觀態勢,但這也引發2010年是否引發通貨膨脹的疑慮。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成思危在第5屆中國貿易救濟與產業安全高級研討會即表示,目前大陸經濟通貨膨脹的風險是存在的,由於貨幣投入至物價上漲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通貨膨脹並不會立即顯現出來,一旦吸收資金的樓市、股市發生變化,通貨膨脹的危機就會出現。

「預防投資過快增長,警惕通貨膨脹發生以及避免舉債過度,將是中國經濟發展應注意的問題」成思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