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引起的邊際效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專家憂心,日後可能還會有更多類似杜拜的個案值得關注,比如近期頻傳財政吃緊的希臘。據新華海外財經報導,希臘政府目前正尋求向中資銀行出售至少250億歐元的債券,以為其巨額公共債務進行再融資。
分析人士指出,杜拜違約風波本質上是這輪金融危機的延續,源於杜拜前幾年不切實際地大舉借債發展房地產、旅遊和金融業,最終在全球危機爆發後出現資金斷裂。
希臘擬對中資額外激勵
專家表示,希臘、俄羅斯、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杜拜」。以希臘為例,該國政府不得不向扮演「救火隊」的中國求救,以拯救瀕臨危機的國內經濟。
新華社報導指出,希臘一直都在與中資銀行進行接觸,希望中資銀行能夠申購該國明年發行的至少250億歐元債券。
與此同時,希臘還希望中資銀行在二級市場也購買其部分債券,不過,該談判目前還在初步階段。報導稱,希臘準備嘗試通過對來自中國的投資實施額外激勵措施,來增強上述國債交易的吸引力。
總理出馬與中銀行密談
據希臘媒體周一報導,希臘總理一直在親自與中國銀行和另外兩家中資銀行進行秘密談判,美國投資者銀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也參與了談判。
消息稱,希臘銀行一直靠買賣債券來賺錢,他們以低至1%的利率從歐洲央行借錢,再用來買入利率高達5%的政府債券,賺取差價。市場擔心,一旦歐洲央行不再「輸血」,希臘銀行體系便會大受打擊。
而究竟中國應不應該出手替希臘埋單?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在接受《東方早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如果條件合適,還是可以買。」
徐明棋說,如果是政府信用直接擔保的債券,即使出現問題,歐盟也會出面挽救,畢竟歐盟不可能看著希臘政府信用破產;但是如果僅是國營的獨立法人機構、或其他國有機構擔保的債券,可能就要慎重考慮了。
全球金融風暴尚未結束
杜拜事件不僅掀起全球市場新一陣騷動、也替過度投資敲響了一記警鐘。華爾街知名基金經理楊光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訪問時表示,短期內杜拜事件對市場還會帶來波動。他說:「杜拜事件對投資人發出了一個風險信號,讓大家明白,金融風暴並沒有完全結束。」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