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銀行業將重金挖角台灣消金人才,有「台灣信用卡教父」之稱的中信金控副董事長羅聯福強調,對於對岸的挖角,「不值得擔心」,因為台灣人才只懂台灣的遊戲規則,對中國大陸市場還很陌生,將來台灣的銀行到大陸發展,也可以挖角當地的優秀人才。

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如何看待對岸金融業頻頻向台灣金融人才招手,甚至願意以高薪來台灣挖角?

答:兩岸之間,一定有人才跟資金的流動,這是可以預期的發展,因此台資銀行要做的事情是,如何留下優秀人才,不被其他公司挖角,人才對於公司本身覺得值得待下來,才會留下來,不然早就可以過去中國大陸,要被挖角,早就被挖角了。

問:如何留下優秀人才?

答:營造留才的環境是最重要的,不僅僅只看薪水的高低,更重要的是未來的前景,還有現在的工作夥伴,如果有很熟悉的環境與夥伴,自然而然就會形成留才的力量,畢竟對於台灣人才來說,大陸當地還是陌生的環境,所以台灣公司要營造讓人不願意離開的環境。

問:大陸的銀行開出年薪新台幣500萬元,真得挖得到台灣頂尖金融人才嗎?

答:高薪挖角,關鍵在加碼幅度夠大,讓台灣金融人才願意犧牲原有的工作習慣,所以如果人才被挖角,顯示在台灣金融業工作氣氛已經讓人想離開,所以才會一拉就走,如果台灣金融機構本身制度不健全、工作環境不佳,人才早就被挖角。

早期也有一些台灣人才被大陸金融機構挖角,那時候人才被挖角的因素,是台灣金融業不能到大陸設點,有意到大陸發展的人什麼都不能做,所以願意被大陸金融機構挖角,過去學習經驗,但台灣金融業現在已經可以過去大陸市場,因此要被挖角的理由,已經不若先前強烈。

問:會不會擔心出現人才紛紛跳槽大陸的情況?

答:如果大陸金融業開出的條件,讓台灣金融業人才可以大到犧牲很多東西,願意到大陸賺錢,就會產生人才流動,這是市場的自然法則,沒有值得擔心。

像是現在外商銀行也可以挖角本地金融業人才,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金融業都會有這樣情形,並不需要顧忌。

人才流動不是單方面的,未來台灣金融業到大陸發展,挖角當地人才是一定的,畢竟台灣人才只懂台灣的遊戲規則,對大陸還是陌生,所以還是要挖角當地人才。至於未來中信金在大陸的發展,尤其在消金方面,會等ECFA簽署後,所需的人才與方向,都會更加清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