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此次釋出持有的中金公司股份,以中金公司今日在大陸金融市場的地位,加上全球方興未艾的中國熱推波助瀾,吸引了國際上一流的大型私募基金參與競標。面對這些競爭對手,富邦金能獲得入圍,突顯「台灣」對大陸的價值。
這次摩根士丹利的售股案,除了富邦金之外,獲得報價權的金融機構清一色是美國大型投資銀行,受託資產動輒數百億美金,而富邦金雖是台灣排名居前的金控,但市值不到百億美元,「華爾街日報」直言,在兩岸對金融業相互投資仍非常敏感的當下,富邦金入選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
官方色彩濃厚的中金公司,其中股權將被出售,中國政府自然不會袖手旁觀,任由摩根士丹利自行操盤,未來接手的投資者,自然也要中國首肯,可以這樣說,這個交易並非一般的商業交易,在交易的背後,政治是不能輕忽的決定因素。
實際上,富邦金入選的結果就是一種政治力的展現。拚實力,富邦和大型私募基金無法等量齊觀,但是兩岸關係正持續加溫,兩岸金融機構又即將進入大合作階段,於是中金的售股案也嗅出濃濃的兩岸政治味。
雖然兩岸金融產業開放仍處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即使是簽署了MOU,關鍵的市場準入部分仍有待雙方政府進行協商。在真正進行開放之前,中國大陸先釋出善意,讓富邦取得報價權,給予台灣金融機構和中國大陸主權基金中投公司牽上關係的機會,展現放寬金融合作的目標。
儘管最終結果還未出爐,但是中國大陸政府的這個動作已經讓國際媒體重新評估兩岸關係的熱度,未來也必會將台灣金融業者當做是中國大陸市場上重要競爭對手。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