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摃丸是新竹最具特色的傳統美食,過去因缺乏行銷,米粉業曾一度淪為黃昏產業,摃丸也面臨走不出外縣市的困境。近幾年米粉業者將養生概念注入米粉,摃丸業者也改善包裝、冷藏方式,加強網路下單及宅配,並搭配每年舉辦的米粉、摃丸節行銷,這兩項特產的產值近幾年每年都有2、3成的成長。
新竹米粉、摃丸節已成新竹市地方盛事,業者更配合新竹市政府每年推陳出新,例如米粉業者今年拉出39,000公分米粉的世界紀錄,並重現千人披米粉的盛況。摃丸業者從摃丸算盤、摃丸地球到今年的「古早天霸王摃丸彈珠台」,都吸引了大批媒體的報導,成功行銷新竹米粉、摃丸。
全盛時期新竹有高達100多家米粉廠,但10餘年前卻僅剩18家,老一代的米粉業者甚至認為米粉業已經是黃昏產業。
新竹市米粉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勝興表示,新竹米粉已經不再是過去單一純白的面貌,業者推陳出新,包括南瓜、菠菜、胡蘿蔔等口味,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相對也擴大的新竹米粉的銷量。
蔡勝興指出,新竹米粉除原本的日本、美國外銷訂單,因台商在大陸的數量增加,近幾年大陸的訂單也成長不少。初略統計,光是上游米粉製造廠全年產值己超過20億元,最近幾年每年都有1成以上成長,去年和今年成長幅度更達到2成以上。
新竹市摃丸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林冠勛也表示,以往新竹摃丸的銷售僅侷限於新竹市,除了摃丸節的舉辦提升了知名度,再加上近幾年業者在包裝、冷藏方式方改進,外縣市網路下單訂購及宅配的數量大幅成長,不僅產值已破億,目前每年都有2、3成的成長率。
新竹市傳統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郭鳳嬌則說,製作米粉是個相當辛苦的行業,加上前幾年面臨產業沒落的困境,年輕一代大都不願投入。不過,吃是永遠不敗的行業,加上米粉產業有復甦現象,且完全不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已經有年輕一代願意繼承米粉業。例如她在光電廠做工程師的兒子,竟然辭去上班族的工作,願意回來繼承家業,這是讓她最感安慰的,也代表新竹米粉這項百年傳統的產業不再有斷層。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