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建設最近的建築作品,包括「京城凱悅」、「京城圓頂」、「京城CBD」,光從建築外觀,就讓人疑問,這是京城的房子嗎?無論建材用料,連建築的設計感都變了,去年從上海返國的劉朝森正是京城建設轉型的舵手。

「回歸最基本,最原始構成要素;一切視覺環境、現代藝術,皆須注入時代新觀念或獨特思想,而後給予變形的生命」,這是創立1971年變形蟲設計協會的理念。

京城建設總經理劉朝森就曾任該協會會長,無論從事房地產銷售、房地產規畫諮詢,或是轉任建設公司總經理,崇尚藝術的初衷,依舊沒有改變,不斷地創造主題建築與美學建築,將建築融入都市美學之中,「京城凱悅」就是回台後經典之作。

劉朝森說,變形蟲設計協會是有感於文化創意時代,創意力即國力。希望匯集建築、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空間設計、服飾設計,及廣告或媒體事業單位的相關設計等內外資源,藉著鼓勵設計創作展演、發表論述、專業獎勵 、拓展國際設計交流、改善設計環境、研究制定國家設計規範、普及設計新觀念等,傳承1971年創立之變形蟲組織創新精神,以提昇全民設計生活化為本會宗旨。

秉持這種文化創意,劉朝森去年接任後京城建設總經理,融合該公司董事長蔡天贊「城市文化結晶」的建築理念,以「創領城市名宅、建築無限生活」為核心,著手規畫一棟棟的美學建築,環境空間創意與藝術注入建築生活中。

劉朝森的加入,為京城建設注入不同的營運方向,讓京城跳脫以往的思維,首先VI的改變,將京字以印璽復刻方式呈現,象徵京城是天子皇宮,代表建築是最高藝術殿堂,是唯一、獨特、至高所在,象徵尊榮與極致品味,從骨子裡徹底改變。

劉朝森認為,好的建築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條件與法制,而是應地理環境與歷史文化等不同的條件,創造獨一無二的建築,是城市文化、歷史與故事的延續,建築是人與環境的仲介,透過設計與規畫,表達土地與居住者的獨特感情。

他積極地推動建築美學,創造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可以愉悅人們眼光的建築,設計一座座適合台灣地理環境與歷史的建築美學,讓人們人文生活更加舒適的空間;除了藝術性外,也加入科學性,讓每個建案符合地段環境、氣候、植栽、水文、光線等條件,讓每個建案從土地長出來,茁壯後與環境共生共榮。

讓劉朝森屆退之年放棄每天看著變化的天際,畫畫創作的日子,從上海房地產咨詢公司的老闆,回台成為房地產開發商的專業經理人,如果沒有很大的動力及企圖心,一般人很難有如此大的轉變。

他說,這七年多來在上海,看到上海的巨變,躍上國際一流的城市,但畢竟是別人的地方,在一次回即與京城董事長蔡天贊的聚會,蔡董邀請他一起為京城轉型掌舵,在思考三個月後,很快地決定接受這個挑戰,希望能藉由建築改變高雄這個城市,讓高雄更美,京城建設希望也能像上海一樣,創造一棟棟新地標。

對劉朝森來說,「京城凱悅」、「京城圓頂」只是起步而已,未來無論是農16、或是美術館第一排,甚至是都市更新案,京城建設將打造的國際新地景建築,將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