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兩岸保險業的合作,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財務會計部主任王新棣指出,放寬台灣壽險資金到大陸購買公債或不動產,「這是下一步會考慮的方向」,不過這方面還未有具體政策,回大陸後會向官方反應。
王新棣表示,在4月雙方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後,接下來兩岸的保險業合作應該就是資訊交流、設立機構等,至於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放寬台灣壽險資金到大陸購買公債或不動產;對於何時放寬台灣壽險資金赴陸購買公債或不動產,對此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賴本隊表示,「這部分金管會還在考慮。」
對於兩岸保險業的合作,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副總賀莉表示,兩岸保險業之間可以優勢互補,大陸擁有廣大的市場潛力,台灣保險業則是擁有豐富的運營管理及有效的管理經驗,若兩岸保險業能共同合作,有機會開展新契機。
累積至2009年10月,台灣在大陸設立的合資保險公司有4家、代表處16家。
針對台灣壽險業的發展,賴本隊也表示,台灣外商金控背景的壽險公司在市場上各領風騷,併購也成為業者生存及快速搶占市場的策略,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不要小看陸資或大陸保險業者,進入台灣市場的影響力。
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彭金隆進一步指出,兩岸金融MOU和ECFA,將提供長期發展機會,打開壽險未來市場成長想像的一扇窗。
彭金隆也說,以他的觀察,台灣壽險業會比銀行更有機會進軍大陸,加上這幾年許多歐系保險公司退出台灣,也讓市場進入重整階段。
發表意見